他文武双全。武,他能玩枪、刀、剑、棍、拳,样样精通,一招一式精美绝伦;文,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著作等身、笔杆子耍得有声有色……
年8月20日至24日,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在河南太极之乡举行,这是一次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术顶级赛事,共有来自41个国家、支代表队的名运动员参赛。大赛内容丰富、项目繁多,规模空前。
在短短的4天里,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使赛会数百奖牌各得其主、不出乱子、没有异议,谈何容易?担任此次大赛总裁判长的栗胜夫做到了。赛前,他精心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裁判员学习竞赛规则及纪律要求。赛中,他协同各位副手统揽全局、深入赛场,使赛会秩序井然。用他自己的话说,担任总裁判长“要有使命感,更要有专业品格、武术风骨,每一个细节力求尽善尽美,不负教练员、运动员的期待”。
近20年,像这样的大型武术赛事每年都有数场,栗胜夫都会在这些赛会上担任总裁判长或仲裁委员会主任。
一
栗胜夫,何许人也?他是河南省首批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国家级武术裁判。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一种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技术和理论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做出的贡献,全面评价武者水平等级的制度。高级段位须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全面考核评定。
年3月,栗胜夫获得中国武术八段称号。在栗胜夫获中国武术八段后,他取得很多代表性成果:科研论文14篇、专著与教材14部、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9项……经手培养的硕士以上学位且在高校任教的有近百名弟子。
年,当年62岁的栗胜夫获得中国武术九段段位。目前,全国现在位的九段武术家不足50人,真可谓凤毛麟角。
栗胜夫自幼酷爱武术。孩提时,他极爱看武打类的连环画书,岳飞、罗成、秦叔宝、赵子龙、关羽等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8岁时,他曾跟民间拳师窦青山学习心意拳。年,他考入武汉体育学院,有幸师从温敬铭、江百龙等武术名家,系统学习了武术理论和技术,拳技突飞猛进。毕业后,栗胜夫被分配到河南大学当武术教师,如鱼得水。两年后,教育部举办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培训班,他有机会重返母校,在温敬铭、刘玉华两位教授的直接亲授下,对形意拳、八卦拳、翻子拳、六合大枪、双刀、长拳等传统武术项目进行苦练和研究,受益匪浅。
年至年,栗胜夫已在武术界崭露头角。此时的他更是雄心勃勃。为进一步提高自己,他主动提出要到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进修学习,在多位名师的指导下,主攻太极拳、散打项目的训练,并亲临北京体院武术教研室的业务例会,探究体育最高学府在武术教学业务的工作内幕。
年,栗胜夫前往上海体育学院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进修班,主攻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蔡云龙、邱丕相、王培琨等教授的指导下,他的武术理论和技术得以升华。蔡云龙大师向他传授了新作少林罗汉十八手,此套路有攻有防,可单练、可对练。在对练时,他与湖南省武术教练汪国义拼成一对,两人配合严紧、攻防逼真、连接无缝、方法清楚,得到了蔡云龙教授的点赞,随后向大家连续示范数次才收场休息。
栗胜夫毕业于武汉体院,在北京体院、上海体院进修,有幸得到众多武术名家、大师的指教,使其在后来的武术理论研究和武术技术的精湛打下坚实基础。
年,栗胜夫赴京参加国家级裁判员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分5个部分:拳术演练、兵器演练、抽签回答问题、观录像评分、武术理论和武术竞赛规则闭卷笔试。真才实学是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栗胜夫不骄不躁、稳定发挥,以94.5分的好成绩力拔头筹,深得同行敬佩,成了河南武术界的光荣和骄傲。
二
他是学者,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专家组成员、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
自年到河南大学任教以来,他便开始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科学研究,近40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由他主持并完成的“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属全国武术领域第一个国家级社会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一经发表,在全国影响巨大。另外,他还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2项、厅局级项目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11项、国际武术研讨会一等奖4项、厅局级一级奖7项。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武术发展论》《少林拳珍诀秘要》《少林棍棒技法》《武术》等。在体育专业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他在《体育科学》发表的论文有《中华武术核心理念》《中华崛起进程中的武术演变与发展》《传统武术流失与发展的现代阐释》《武术在服务国家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我国武术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方略》等。
少林拳是中华武术的代表和缩影,犹如一座民族文化的经典大厦,凝聚着无数武林志士的智慧和心血。从年开始,栗胜夫收集少林武术的相关史料。年秋,河南大学与登封县政府联合创办了河南大学少林武术学院,校址就选在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栗胜夫在该学院主持工作7年。由于学院距少林寺近在咫尺,所以他晨至少林寺门前活动筋骨,夜伴佛塔钟声入眠。武术圣地的春秋生活使他如入仙境,至今难以忘怀、回味无穷。7年间,他与众多少林高僧、民间拳师、青年新秀交流技艺,进一步领略了“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甲天下”的真谛和内涵。从此,他对少林武术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
栗胜夫认为,少林武术驰名中外、影响之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金字招牌,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多彩的传奇故事、感人的民族精神。少林武术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少林拳既有高雅深奥的古典哲学典籍,也有民风民俗的表述内容。为使少林拳能得以有效传承、发扬光大,栗胜夫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一部《少林拳珍诀秘要》专著终于在年年初问世。此书的出版发行立即引起业内一致好评,人民体育出版社多次印刷出书。
长期以来,栗胜夫凭借对中华武术的热爱,沿着“传承与发展”这条中华武术科学研究主线,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