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要说中国古代说的人生得意事那一定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说到这金榜题名过去最厉害的无非就是高中状元了。但是一般一提到状元基本上大家能想到的都是文状元,但是要知道中国历史上武状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小编这篇就来讲讲中国古代的武状元为何处境如此尴尬。
自古以来这武状元比起文状元确实成色看起来相差不少,现在还能记起来的名人大多都是文状元,据统计中国有多年的文状元历史出了位文状元,武状元基本统计不出来但是数量绝对是比这少的很多。这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但凡科举考试能正常举行的年代那大多都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所以一般这个时候皇帝都是重文轻武,所以这武状元的地位相比来说就要尴尬许多。
如果我们现在还提到武状元估计想到最多的就是星爷的电影苏乞儿了,这苏乞儿原名苏察哈尔灿但是为了一个女人进京赶考,最后不但没考成还被人迫害流落他乡境况非常之惨。这苏乞儿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在这武学里面是个非常传奇的人物,本命苏灿江湖人称苏乞儿但是他确实跟武状元这件事毛关系都没有。这方面编剧确实是在胡说八道,但是这编剧能把武状元和一个要饭的苏乞儿联想到一起这也足以说明中国历史上这个武状元的地位之尴尬。
那么真正在中国历史上武状元最为鼎鼎大名的是在大唐年间公元年的武状元,他就是众人皆知的郭子仪。他平定安史之乱后来被封为汾阳王,京剧《打金枝》里也写到他的故事说的就是他的儿子郭暧跟当时的唐代宗的升平公主结婚了,而且婚后还因为不满而打了公主,随后这郭子仪就绑着自己的儿子到皇宫求皇上宽恕。这郭子仪自打成为了大唐的武状元收到了重要这一下子就是四朝元老,他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与唐德宗这四位皇帝。而且在这四朝之内还曾担任过两次宰相,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当过宰相的武状元。
确实绝无仅有但是他能当上宰相这也是完全说明了他文武双全,而这《打金枝》的故事确实也有根据。当时唐代宗年间郭子仪确实可以说是为老李家的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多次平叛维护李家天下而且还与边境的少数民族打过几场大仗,唐代宗当时为了要笼络他就把他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郭暧。这古代确实一般这驸马的地位是没有公主高的,所以很正常难免这公主在家的时候就会有点小傲娇,很多时候说话就跟这个郭暧非常的不客气。
有一次郭暧实在是忍不住了,那次正赶上郭子仪过大寿这升平公主居然没有到场,这郭暧当时就急了回去就把这公主给打了。而且嘴上还说你嘚瑟什么,你爸爸就是皇帝又怎么了我爸爸那是无心当皇帝,要是他老人家想早就能当上好几回了。像这种话自己想想还成但是这一往外说就坏了事了,这升平公主自然就受不了了连哭带闹的就去找她的皇帝老爸去了,而且把这郭暧说的话如数能给转达了。要知道一般的皇帝这时候及时不勃然大怒,那至少暗地里也要记他一笔恨得牙根直痒痒。
但是这唐代宗就有意思了他说女儿啊也别在这大呼小叫的,人家说的也是实情要是真没有这郭子仪帮护着我们老李家的天下咱们早就没了。而且他要是真的想造反他也是绝对有实力的,所以这郭子仪对李唐天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你们就是小两口闹矛盾,这本来就应该床头吵架床尾和而且我们两家本就是政治婚姻必须得维持。可是郭子仪那边不这么想可把这老爷子给吓坏了,心想这小兔崽子胆子可忒大了你把人家打了不说还口出不逊。
要这么下去不吱声可能就会迎来满门抄斩,郭子仪就想不能这么下去了赶紧的痛打一顿儿子然后还将其绑上送到皇宫里去了。这郭子仪也会说话就说皇上我这私底下不敢杀他,因为我得交由您来处置,您现在只要一声令下老臣就当着您的面立马砍了他。唐代宗这一看给台阶就得下啊,就说这闹小年轻之间闹点小矛盾,我们这当长辈的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年轻的事我们就不要管了没事了回去吧。
以此可见这郭子仪绝对是算是在中国武状元中混的最好得一个了,不但两次出任宰相最好还得得以善终这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武状元里确实也有不少的奇葩,这代表人物也是大唐年间公元年,这个人叫郑冠。这人本是考上的文状元,在位当了五年的官感觉很不舒服想去追求点刺激,于是他就重新又考了个武状元没成想这武状元也高中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文武双状元。
还有个大宋年间的孩子九岁神童朱虎臣就中了武状元,有很多人就奇怪了这不像文状元背背文章写写字就成了,这就岁的小孩打的过谁啊,这问题就在这那我们就来看看这古时候武状元到底都考什么。确实按理来说也不太可能因为这武状元考试的头一条就是举重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两军对垒的时候你真就会那些什么招数的没什么大用。在这个战场上一般人们都穿得很重的铠甲,都是短兵相接近身肉搏这时候你便会发现所谓的武术套路到那个时候也是毛用都没有。
这第二场就是考射箭,这还分两种一种是马上一种就是马下。这骑马射箭是要求给你九次机会,合格是至少得中三次,在马下的话至少得中五剑。这第三场也就是最关键的一场就是笔试,因为这武状元要选的是将才而不是有两把力气的武夫,所以这最后一场就是靠你兵书战策。这前两场考武的方面反而容易作弊,但最后考文的这块因为是按着文状元的考试规格来的所以一向比较严格。所以宋朝经过这么一考就考出来了一堆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以此后来我们也有句名言叫“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你看像北宋有的都是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东坡之类的武将全部弱的底儿掉,像是后来的宋辽之战、宋金之战和宋西夏之战就几乎没有赢过。这南宋完全就反过来了岳飞,韩世忠这都是不世出的名将但是这文臣就出了个秦桧那样的祸国殃民型的。这文状元科举是从隋朝开始的,而这武状元却是从武则天年间开始的。因为当时确实武将都很憋气,你要是想文人这要考个什么好的名次就平步青云了,可是武将要真想升个官那就得把脑袋别再裤腰带上出生入死。所以就在公元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御林军抗议,意思就是我们要像文官一样我们也需要一个比较安稳的上升通道,以至于后来这股风一直挂到了大唐,公元年武则天正式上台直接下令由兵部来主持这个武状元宣布事宜。
那么说这武状元的地位为什么一直普遍没有文状元的高,这第一个原因就是太平盛世讲究的是马下治天下而不是马上,所以大部分的开国皇帝都会“良鸟尽,弹弓藏”。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源的质量,文状元不管什么时候那都是全国所有人都在认真备考,而练武的过去有句话说得好叫“穷文富武”。确实以前那普通老百姓假的孩子随便吃点什么那这本书就在那念就成了这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范仲淹当年就有那么个典故叫“断齑画粥”。说的他吃的就是把那咸菜条切开加上熬好的粥,因为冬天本就冷所以给冻上了然后拿刀划开一天吃一块。
这要是武状元就肯定不行了,第一要想那个武状元首先你得请个高手做师傅那你想家里要是没钱这第一关就过不了。这第二武状元讲究的是马上步下,所以首先你得有辆宝马而且连武一般吃的还多。所以慢慢到最后都是富家子弟能有个资历来考武状元,那穷人家的孩子压根就没资格来干这事,所以这无形间就把普通老百姓家可能有真正优秀的人才给划出了。所以这越往后这武状元考的就没啥意思了,一直到了光绪年间就把武状元考试给取消了,当然当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洋鬼子的洋枪大炮都进来了,你现在还天天舞刀弄枪的那就成糊弄鬼的了。
这历史上最后一任的武状元就是这张甲三了,他本是河南人在年的时候进京赶考,确实是个武学大家被光绪破例钦点为武状元但是也就过了一百多天得了绝症去世了,随着他的去世中国的武状元也便随他而去再无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