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写在前面:本期分享内容不同于以前的文章都是大学者、大教授撰写的权威、学术价值高,只是小编个人读来很受用,故分享之。
作者赵辉,生于年,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第六届监事会监事,北京六合拳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武术六段。该文曾获第二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节论文三等奖。(资料时间为年12月)
以京师六合门为例阐述传统武术礼仪的具体内容
本文介绍六合门,传统礼仪供研究者参考。以期大家取其精华继承,去其糟粕弃之。
1.见面礼
平时见了长辈、朋友、同辈人要站直,两手放在腿两侧,上身微微向前下躬,同时问好。同辈与朋友可行抱拳礼,问好。您好。抱拳时右手成拳,左手五指张合于右拳外,五指抱住右拳。
2.懂礼
见了祖师或师父的灵位,或其他门派的挂像等,都要上前站直,行鞠躬礼。上身向前躬身30度以上。
3.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
曹凤岐先生讲,师父(马玉清)和师兄曾讲过,师爷刘凤山,字彩臣,带着吾师马玉清,字小泉,去尚云祥先生家,互相问安后,师兄二人落座后,马玉清先生才上前行礼,问师伯好。站在师父的侧面。哥俩聊天、喝茶。过了有时,尚云祥先生说:“傻小子干吗老站着呀?”其实早就知道,那边坐。马玉清先生,这才谢师伯。坐下,但不能从实靠坐,坐了椅子一个角。
这时尚云祥先生才讲,小子很有规矩,今天你不是来了吗,我要传授你形意拳。(有礼貌的好孩子没亏吃)
4.形体礼
在练武场或友人场地。习练者入场后,要行鞠躬礼或抱拳礼。再向后退三步,叫让位,一是让君位,二是让师位,三是自己之位。如六合拳、形意拳起势,要面向东南站立,这叫左文、右武,不能面南背北,坐北朝南是君位,所以要让君位,如臣、民盖房都要朝阳(或叫抢阳),房都多少偏东南点。家中摆坐也如此,不摆正中之椅,都要摆八仙桌左右。在练功场地,不能坐着、聊天或吸烟等,正式场所,要穿传统民族服装(中式装),或武术服装。若是下朋友场子练,要向对方练,对对方尊敬,有指点、请教之意。
5.称呼
称师父不能代姓,代姓是官称,是客气之礼之称。如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中徒弟称谓老师,都要叫师父。
6.形体礼仪
携兵器(器械)时,要侧身双手送上,不能正面递兵器,有犯上之意。接兵器时,要站直,双手接,这是对师父、对您的艺业(兵器)的尊重。
7.礼仪的盘道
初次见面,同是武行人,问朋友、先生,顶过贴吗?踩过红毡子吗?香火多高?要是形意门的,要讲传承四十个字,凡称师父的字,称头上顶着斌字辈,双手过头,怀中抱着黄字辈,双手抱怀,脚下采(为得采,得徒弟之吉)的是族字辈。对方就知你是那门、辈份。形意门四十个字:武尚海江深穆斌黄族强仁义似天重慈悲如万量礼让从长进儒道逊宗光谨守圣贤钵傅华亿兆良。
老师讲六合门,本门辈份,按下列诗句排序:“仁厚尊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真”。八卦掌辈份有诗曰:海福寿山永强毅定国基昌明光大陆道德建无极。
8.拜师礼
准备地点、供品、师祖神位(初始先祖,如岳飞)。祖辈的遗像。请本门人,武术好友,引门人等事宜。
8.1请祖师
有院子,在院子里,可踢腿或宁旋子后,单腿下跪(左曲膝,右膝着地香举过头顶),口称:请祖师面向西方。如在厅、房内,要开门窗,对着门或窗户行尚书礼。
8.2上香
身体直立,把香插入香炉中。
8.3三拜九叩
按辈份先后拜,身体直立面对祖师牌位,双手掌合实,举过头顶,下落胸前,为拜,继之单腿下跪(左曲膝,右膝着地),然后双膝跪下,双手掌、小肘平放于地,与肩同宽。连续向祖师磕头,三次为磕。然后站起,重复做磕头动作两次,共三次。即为三拜九叩。
8.4拜师礼
师父上座,弟子上前,单腿下跪(左曲膝,右膝着地),双手把拜师帖举在头顶,师父接过,双膝跪下,给师父磕三头,给师娘磕三头,礼成。
8.5起身站直
听师训,师父讲本门的渊源与流派、门规。与长辈见礼,平辈见礼,武林朋友见礼等。入了师门为徒弟,不入师门为学生。
9.师父教学与指点
师父一是为徒弟传授本门中的一切,传道解惑就是教育、培养、修身道德理念,以及处事哲学。武不善做,即随便之意,严格规矩,做任何事。例如收徒、授徒、遇事、动手比试等。
徒访师、师访徒。访:访问、寻找、打听。而且师徒有缘分,十年学艺,三年出徒,出,是可以的意思,现在讲实习了。访是慕名之访,而投名师;名师是访来的、拜来的、叩来的。老师是明理的,有传授、传道、解惑之师。不是有权、有势,是名人就拜,心术不正焉有成。
道德教育是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
首先是尊师重道。自古以来,武术界都非常重视师承关系,强调“凡吾习武之徒,必须以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崇扬武德”。在儒家看来,尊师所以重道,既是知识德行的根本,也是修身的基础。《中庸》说:“修道之谓道。”教即是修道。从习武者的角度讲,这个“道”大约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训练意义上的听从师父在传技中的种种要求和吩咐,循序渐进;二是伦理意义上对师父本身的敬重,不得等级逾越。为此,许多拳种无论在行为抑或观念上都强调师道尊严,并制定了各家简繁不一的许多门规戒约。
其次是对习武者提出的种种道德要求。“尚礼崇德”是古代侠士伦理道德的基础,也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如“武以德立”“武以德先”。武术界历代各门各派的武学大师都十分重视武德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许多今天看来仍有意义和作用的武术礼仪规范,以端正武风。
最后是要谨慎择徒。可以这样认为,谨慎择徒是一个道德标准,它也是通过武术礼仪教育所折射出的含义。儒家主张克己正身,以君子的标准授徒择人,其理想人格是谦恭待人,含蓄不露,严于律己,稳健温和,宽于待人,胸怀坦荡。儒家文化的这种人格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突出表现是中国武术各门派对授徒无一例外地严于择人,这是传承武术第一关口。
总之,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既包含儒家文化思想,也涵盖了习武者的侠肝义胆的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武术礼仪之所以流传下来,证明他的存在价值,所以,中国传统武术礼仪要靠我们现代习武者,很好地取其精华继承下来,传播出去。
《中华武术(研究)》年10期作者:赵辉
小编注:内容来自网络,原文很长,故分三期推送。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解析(一)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解析(二)
题图照片:第十三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女子长拳剑术枪术全能冠军阚文聪(右)与教练尹云霞(左)在领奖台行抱拳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