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各种搏击节目和精密计算过的打假启发,人们人们开始不停的病垢武术,同时又把各种的车轱辘拳捧上了天。我想问的是曾几何时,大江南北追捧各种武术拳法与门派的又是谁呢?
真实的武术格斗任何时候都不缺乏传承人,只是有成就的人多寡有别。只因为有成就的人少了,就认为我们需要尚武精神来改变现状,实在是有些不切实际。试问以武士道精神文明于世的日本缺乏武林骗子吗?在世界各地充当警察的美国该是够穷兵黩武的了吧,他们的骗子大师比别国少吗?对于新生的搏击产业而言,他们需要大量的观众和崇拜者,炒作一下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因此把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与思想丢掉了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俄罗斯不也有一位搏击冠军,被一个保安大爷给莫名打死了吗?练搏击的不是很能打吗?商业就是商业,搏击产业要想在我们自家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还得想想怎么与我们的思想文化融合,而不是成天想着怎么“以假打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好的例子就是,太极拳就可以单单以养生为卖点,不参与那些“武林纷争”。市场是庞大的,需要的仅仅是我们的思路要足够开阔。
武术套路比赛作现下为一种世界流行的运动项目,连练习他的国外运动员都恐怕没指望他可以去运用到真实的格斗中,不然国际奥委会也不会把他正式列为一项运动项目。运动就是运动,何必去强求它来做它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如何让我们的武术套路比赛进入奥运会,而不是妄自菲薄。
武术套路比赛能否进入奥运会,实则与去体操化舞蹈化没有直接关系。作为一种以表演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它必然会有体操化和舞蹈化的倾向。只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忘记了武术套路的根本目的——攻防。以这个根本目的作为准绳,舞蹈化是一定要去掉的。有些教练为了表演的美感,单纯加入了许多类似舞蹈的动作。比如甩头,武术套路作为攻防的演练,目光应该是始终注视着对手,注意着对手的一举一动,进而或攻或防或闪。而我们现在的教练在编排套路时,单纯为了追求美感,故意在许多不必要的位置增加甩头的动作或者头随着左右手来回转。关键是,我们练的是武术套路,而不是武术舞蹈,这样的动作再美,也是违背武术初衷的。试想,实战中我们要格挡对方来手就注视顾手,要出拳攻击对方就注视打手,还怎么和对手较量。实战中时间才是制胜之道,我们左顾右盼时消耗的时间,足够对手打我们两个回合了。至于武术套路表演的体操化,大可不必过分计较。因为如果真是按找真实套路练功的方法去表演套路的话,那观众看起来会很累,甚至是索然无味。比如少林的一些套路,它的真实练法是要求每个步型都要落地生根气灌全身,那样子可能会有些滑稽,就像是个大胖子在走路,看上去很装腔作势,观众一定不会喜欢观看这种表演套路的。只要不违背武术击技的根本,该攻的时候则发力,该防的时候则蓄力格挡,动作标准,其他有益观赏的成分也是可以有的。比如套路中的节奏和高难度动作的加入,还有常见的平衡动作。武术习练中,平衡动作真实的作用是练腿上的基本功,没有直接攻防含义,但是放在套路中也可以展现运动员的肢体力量和协调性,何乐而不为。
我们的武术套路迟迟进不了奥运会,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因为我们的比赛评判标准制定的还不够全面,没将所有细节都写进裁判法中,有许多含糊不清的地方。我们对竞技运动的定义中明确写着“遵循统一规则竞争,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规则我们是有,但是我们做不到具有国际性和公认性,因为我们的标准不明确、不准确。吴京就曾在一档节目中提到武术套路比赛时,对他参加过的一次比赛评判结果不满,他说:“他凭什么就得第一呀!”这个“凭什么”应该是我们去明确规定的,而不是光依靠裁判的喜好和自身的“眼光”去评判,似乎标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还是引用弓步的例子,在裁判法中,对弓步腿上的动作写得非常明确而且也是正确的。只是它忘记写对躯体和头颈的要求,甚至应该有对视线的要求,这些都是关乎攻防的。如果我们挺着肚子或者撅着屁股且视线漂移,但我们腿上的动作是正确的,这时我们的弓步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按裁判法我们对了,按实际演练,我们则错了。弓步真实的含义是“攻步”,也是进攻的步伐,所以出步的时候上身前倾或后仰都不对,而应是“尾闾中正,虚领顶劲”,也就是尾椎要保持与地面垂直,上身则保持脊椎自然弯曲,眼要注视前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攻的时候发力充分。这么一个常见的动作,它对上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只讲下半身的动作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会造成许多的歧义。所以动作的标准应依据“攻防”这个核心去制定,有了根本依据,我们就可以制定评分标准,有了准确评分标准我们就可以做到成绩的公认性,我们的武术套路比赛也就具有了国际性。符合了这些刚性要求,武术套路才有足够的资本进入奥运会。
让武术套路比赛进入奥运会,一直是我们国家魂牵梦萦的愿望,对于我们的愿望,奥委会这位老人始终只是微笑的看着我们,从来不曾告诉我们该怎么去实现。自身的问题还得自己去解决,要把裁判法做到全面而细致,实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但那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奥运会是运动精神的体现,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我们的运动项目不能位列其中实在是有些可惜。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武术套路》、《国际武术联合会》、《竞技体育》2中国武术协会审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在看的你正在变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