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众志成城抗疫情,全民习武促健康”二、活动场所健康公益平台“爱叮咚”(APP)三、活动日期年3月-5月四、主办单位北京市体育总会五、承办单位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六、合作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陈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杨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吴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武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孙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出版社《武魂太极》杂志社北京市房山区武术运动协会北京德武堂太极养生文化推广中心七、竞赛项目(一)太极拳类竞赛项目:1.规定太极拳类:(1)24式(2)42式(3)陈式(4)杨式(5)吴式(6)孙式(7)武式(8)48式(9)东岳(10)太极(八法五步)2.传统太极拳类:(11)陈式(12)杨式(13)吴式(14)孙式(15)武式(16)李式(17)混元24式(18)混元38式(炮锤)(19)混元48式(20)其他各式太极拳3.太极剑类:(21)32式剑(22)42式剑(23)太极剑(24)其他太极剑4.太极刀及其他太极器械类:(25)太极春秋大刀(26)太极扇(27)太极拂尘(28)其他太极器械(二)传统类竞赛项目:拳术(共分四类):第一类:1.形意、八极拳2.八卦掌第二类:3.通背、劈挂拳4.翻子拳第三类:5.地趟拳、象形拳(醉拳、猴拳、螳螂拳、鹰爪拳等)第四类:6.查拳7.花拳8.炮捶9.华拳10.少林11.弹/腿12.南拳(蔡李佛、咏春等)13.其他(大悲拳等)器械(共分两类):单器械:14.刀术15.剑术16.其他短器械17.棍术18.枪术19.其他长器械(大刀、朴刀、铲等)双软器械:20.双器械(双刀、双剑、双钩等)21.软器械(三节棍、九节鞭、双鞭等)八、竞赛分组:(男1、女2,如下面A1即为男子儿童组)男女儿童A组:12岁及以下(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女少年B组:13-18岁(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男女青年C组:19-35岁(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男女中年D组:36-49岁(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男女成年E组:50-59岁(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男女老年F组:60岁及以上(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九、竞赛办法(一)本次比赛为线上个人单项赛。(二)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颁布的《传统武术竞赛规则》及本次比赛制定的评审办法。(三)比赛套路要求:1.太极拳类项目比赛套路要求:(1)传统陈、杨、吴、孙、武式太极拳,根据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中的5个套路(陈式太极拳为一路),以上拳种及传统其他各式太极拳演练时必须从起式开始,按动作顺序至第一个云手,之后可根据规则要求编排3-4种腿法和不同的动作组合。(2)24式太极拳采用原国家体委编印的《24式太极拳》套路。(3)规定项目中陈、杨、吴、武、孙式、42式太极拳和42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年编印的《太极剑竞赛套路》和年编印的《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竞赛套路时间:各式太极拳3-4分钟;各式器械2-3分钟。2.传统类项目比赛套路要求:(1)竞赛项目共21项,以所编序号为准。(2)竞赛套路时间:50秒—1分30秒。(四)分组办法:1.太极拳类竞赛项目根据年龄组别分为四组:第一组为规定太极拳类;第二组为传统太极拳类;第三组为太极剑类;第四组为太极刀及其他太极器械类。2.传统类竞赛项目根据年龄组别分为六组:第一组为一类拳;第二组为二类拳;第三组为三类拳;第四组为四类拳;第五组为单器械;第六组为双软器械。各单项按照年龄组进行分组,每组至少10人,不足10人,根据项目报名情况,将与其它相近组别和项目进行合并。十、参赛办法:(一)国内外各武术团体组织、武馆院校及武术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注册的专业运动员不能参加本次比赛)。(二)参赛项目:根据个人特长及兴趣,自由选报一项或多项参赛。特别提示:凡参赛人员一定要把视频内容与所报组别准确匹配,并按要求填写拳种名称;发电子邮件委托承办方上传的,邮件应注明参赛者姓名、参赛组别、联系电话及参赛内容。由此引发的错误,由参赛者自行承担,承办方视作弃权。(三)参赛视频录制要求:(1)录制环境光照均匀,运动员要求着装整洁,精神抖擞、可以自行选择添加背景音乐。由于本次活动处于疫情时段,提倡室内录制;若需要室外录制的,建议运动员在保证自身及协助录制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选择非人员密集区进行并做好安全防护。(2)画质要求:录制现场光照均匀,不要使用明显偏色的光源。画面清晰,摄制期间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固定装置(如三脚架)以免画面晃动影响成绩;拍摄角度人物居中。配乐不得带有歌词或说唱。(3)格式及大小:视频文件以MP4或者MOV格式上传,视频大小控制在M以内。(4)视频提交:视频内容必须与报名时所申报参加比赛的分组内(内容?)容一致,否则视为无效视频按弃权处理。(四)参赛视频提交:可以通过手机APP本地上传,;也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直接发至组委会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