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武术文化节仁义礼智信中国

仁义礼智信

中华武学博大精深,武术不仅是所谓的“中国功夫”,更深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武德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道德精神表现实质还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内的体现。它的内容虽然也随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的补充和丰富,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仁、义、礼、智、信。

互助友爱即为仁

“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这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行的最高境界。

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仁的核心是悌,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忠恕则是为人之方。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更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民族和社稷,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

公正忠勇即为义

义为行善之本。

在武德中还可以理解为“仁”是通过“义”的环节过渡到人的道德行为。

“义”是依“仁”而行的方法、途径和标准,“义”还根源于羞恶之心,所以它还有裁断性的道德判断,是羞耻与否、善恶与否的“应该”标准。此外,在武德中还把“义”理解为秩序、等级。

“义者,宜也”,就是要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等。君臣父子,师徒兄弟的纲常不能乱,这是武林中人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伦。

尊师谦和即为礼

“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

武术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并由此而衍生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直接付诸于习武者道德践履,以作为其行为的文饰。

“礼”再武德中具有实践的意义,它不但告诉人们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是“仁”与“义”向行为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

听慧悟道即为智

当习武者有了武德情操和礼仪规范后,还须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智”。

智的功能就是认识“仁”“义”,并保证它的实践。它根源于人们的是非判断之心,其功用就在于体人生、知人伦、明是非、辩善恶,唯有如此,才能进行坚定的行为选择,才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侠义之人。

言出必行即为信

“信,诚也”,“诚,信也”。“信”、“诚”互训,自然是说诚实可靠就是诚守诺言,二者一也。

守信用,重许诺是武林的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武林俗尚。实践诺言,不失信于人,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甘愿牺牲生命,只身赴死的事迹,历代多有所闻。

可见,守信重诺是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与互动有奖品!

在此篇推文下面留言,

点赞前十五名都有奖品!!!

第一名:武侠风定制写真一套

第二名:武协定制U盘?保温杯

第三名:保温杯

第四至第十名:暖水袋

第十一至第十五名:杭师大武协专业体验课3节

···THEEND···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hushentong.com/wssp/6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