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畲语畲歌畲舞helli

去年以来,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走进临安区太阳小学课后服务课堂,成为学校课后服务的“主阵地”。太阳小学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后延时服务,不仅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也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双减”更加有温度。

“小男孩,小女孩,我们一起上学堂。学知识,学文化,学好本领报爷娘。”身穿畲族服饰的太阳小学少数民族的孩子们跟着太阳镇畲族传承人蓝志群老师学唱畲歌《上学堂》。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地道、正宗的畲族文化,学校不仅加强与镇文化馆、畲族村传承人等的合作,还专门聘请了传承人蓝志群老师、武术协会王斌校长等人来校内担任辅导老师。

随着学畲语、唱畲歌、跳畲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畲族文化在学生群体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传承。“以前只知道自己是畲族,但对本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六年级学生蓝俊宇说,如今通过学习校本课程《畲族风情》和绘本读物《畲娃梦》等,了解了畲族简史、畲族习俗、畲族饰品、畲族典故等知识。

传承人蓝志群老师说,畲族没有文字,一切只能口口相传,学校开设畲语、畲舞等课程,为畲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我们畲歌课堂已有60多个孩子。他们对畲族文化非常感兴趣,相信这些孩子能把少数民族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除了畲族文化的相关课程外,太阳小学还开设了武术、象棋、美术、排球、合唱等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课后服务课程,使孩子们在轻松的课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杭州教育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hushentong.com/wstp/8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