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近年来,闫芳、太极雷雷、马保国等所谓“大师”,一次次把传统武术推上风口浪尖。传武到底能不能打?传武在当代还有没有价值?传武未来的路在何方?知名作家、评论家、媒体人,同时也是传统武术练习者的吾非羊老师,以亲身经历,围绕多年来接触的武术家、江湖门派、不同拳种、武术打假,以及武术江湖中的人和事,写成一部纪实小说——《武林揭秘》,讲述当代中国武术和江湖的发展现状。一者,向大众揭开中国传统武术的神秘面纱;二者,解析一些武术造假的技术和方法;三者,介绍传统武术中一些真正实用技术的训练方法和使用技术。同时也探索寻找保护和发展真正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出路问题。下面刊载的是《武林揭秘》第十七章的内容。
《武林揭秘》第十七章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上海武术院退休人员、前武术冠军笙爷身上。
年,还是在役武术队队员的笙爷拿着一份武术院的红头文件,去南京东路商业街上的百年老店“上海市帐子公司”(现为上海卧室用品有限公司)拉赞助。
红头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上海武术院和武术协会正筹备举办“第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希望上海各界爱好和支持武术事业的企事业机构冠名赞助。时任上海市帐子公司总经理的武术爱好者、劳动模范赵令全大笔一挥,对笙爷说:“小笙,上海办国际武术节是我们上海武术界的大事,我支持你三万块!你拿了支票,快去办吧。”
此时的上海武术,正处于年全国恢复武术活动后的巅峰期。无论是国内的武术锦标赛,还是国际武术交流活动,都有上海武术的活跃的身影。
年,上海市武术协会正式成立,顾留馨先生任主席,蔡龙云先生、王效荣先生、傅钟文先生任副主席。年,协会将上海各公园原武术小组的30余名专业武术教师重新组织了起来,作为协会下设的辅导组,由上海市体育宫管辖,先后辅导学生达1.5万人次。
据《上海体育志》记载,年3月,在卢湾体育馆召开了上海市武术传统项目表演会,表演项目达多个;同年10月,还召开了上海市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会议,并成立武术挖掘小组,编印了《上海武术挖掘整理专辑》。经挖掘小组调查,上海曾流行的拳种有南北拳82种,掌术5种,太极拳12种,门派4种。
除此之外,从年到年这20年中,通过上海市武术协会与上海体育学院的蔡龙云教授、王培昆教授、邱丕相教授等一大批武术教育工作者在科研和训练上的不懈努力,使得上海武术在全国武术界一枝独秀,上海成为了中国武术重要的科研和训练基地。
当时,一批后的中青年武术家也悄然崛起。在上海市嘉定县,孙禄堂武学传人王禧奎先生的弟子——上海嘉定县武术协会秘书长李忠明老师,率先在年代成立了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结合的“上海武术散手培训中心”,将传统形意、八卦等传统武术散手与现代搏击结合,适用于教学与比赛,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水上散打擂台赛”。
与此同时,上海武术在海外也获得了很大的传播和美誉度。上海老一代著名实战派武术家、通背拳名家杨邦泰先生的弟子顾鹤云老师,年到年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期间,在新加坡各区文礼民众联络所进行上海通背拳的巡回表演和教授,反响热烈,获得了广泛的认可。顾鹤云老师为中新文化和武术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新加坡政府有关部门的赞誉及新加坡武术总教练郑顺利先生的表扬。
在日本东京留学的上海著名篆刻家,同时也是上海稀有拳种拦手门和西凉掌传人的吴天祥老师,用传统武术的掌、拳和器械棍棒,打跑了到他的篆刻社敲诈勒索的日本黑社会人员,证明了上海传统武术在街头格斗方面的实用性。吴天祥老师回忆:“他们来了五六个人,气势汹汹,我先用腿法、掌法和拳法撂倒了他们冲在最前面的一个黑社会社团人员,然后拿起身边的长刀就砍。这些人根本就不经打,跑了。”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武术走向世界,上海派往国外传授武术的教练明显增多。
在80年代上海共派出18批教练赴日本教授太极拳、长拳等拳种,派出的教练有顾留馨、周元龙、王菊蓉、邵善康、冯如龙、陈俊彦、蔡鸿祥、王培锟、纪光宇、何炳泉、丁金友、王卫星、邱丕相、冯坚江、曹伟民、孙剑狄、苏黎献、姜德昌等20余名不同派别的教练。在上海向日本派出教练的同时,日本也曾20多次组团来沪学习太极拳。中日之间的广泛交流,促使太极拳与长拳在日本迅速普及。此外,来自美国的武术团体交流有6起,交流内容包括长拳、器械和散打等。其它的,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均有代表团访沪,上海也曾派出教练到美国旧金山和联邦德国等地讲学。
为此,广大海内外武术爱好者向上海市有关部门提出,上海应举办一项国际武术交流活动,为各国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以武会友、切磋技艺的平台。因此,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应运而生。据上海体育学院研究人员记录,首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时间上紧迫,组织模式、参赛项目等方面也缺乏参考与借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这对于一个缺乏举办国际体育活动经验的基层组织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在各方领导的通力协调与支持下,上海武术协会充分动员全市武术界人士,终使首届武术博览会于年5月22—26日如期举行。首届博览会共有14个国家和18个代表队,共名运动员参加,参赛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罗马尼亚、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国。设立金牌53枚,其中中国上海选手获得7枚。
第二届上海武术博览会于年5月3—6日在黄浦体育馆举办,与第一届相比,其在项目设置、技术含量和运动员参赛人数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运动员总数达到人,国外武术团体如美国国术队、美国友好访问团、澳大利亚水年杨式太极拳社、北美洲综合武术表演团、加拿大梁守渝武术学院、全日本刀道联盟、大阪太极拳联队、台北柔拳武术协会和墨西哥武术团等都是首次参赛。本届博览会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武术博览会组委会经过这两届的锻炼之后,在国际比赛模式、编排和组织上都有了充足的经验,为以后赛事的顺利举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5月4日,中国体育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第二届上海武术博览会“世界武林精英聚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揭幕”的长篇报道。同年12月3日,又报道了上海举办“全国武术散手精英”的盛况。上海武术的技术水平和在全国武术界的影响,在当时达到了顶峰。
到了二十多年后的年,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已经成为了上海文化旅游和武术界的一块金字招牌和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虽然官办的武术节庆活动热闹非凡,但上海武术的实际情况却已不容乐观。据体育研究人员的数据统计:目前,上海大部分传统武术组织在传承过程中都面临着参与者热情不高且参与数量有限,传承人年龄偏高且以退休人员为主的局面,组织发展活力不足。
首先,民众参与热情不高。年上海市全民健身报告显示,“自行车、羽毛球、游泳、健身馆、力量健美、舞蹈类、足球、徒步、登山、攀岩”等是参与度排在前十位的项目,而八卦掌、练功十八法、易筋经、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的参与情况并不乐观。
其次,民众参与数量较少。对于总人口有万(年末)的上海来说,运作近百年组织上海鉴泉太极拳社,当前会员只有不到人;八卦掌协会传承人也只有60多人,组织发展有热情但是苦于参与率不高。发展最好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日常参与总人口也只有2万多人,会员多人。并且,指导者面临“高龄化、传承断裂、后继乏人等问题”。
那么,实际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