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未满18岁的霍去病大破匈奴、勇冠三军,汉武帝刘彻大喜过望,称赞他为“自古英雄出少年”。神州大地人杰地灵,历朝历代都不乏少年得志的英杰才俊。
在中国香港,有一位名为叶礽僖的小姑娘,她9岁就获得AIA挑战赛的全球总冠军,12岁从小学辍学、13岁就成为一家软件集团的CEO。她是目前世界历史上最年轻的企业家之一。
叶礽僖的崛起是靠天赋异禀还是贵人相助?她的成功又能给家长们怎样的启发?
走出自卑:说不好普通话的怪胎
7岁那年暑假,叶礽僖的父母花费十几万港币把她送进一家国际知名的语言夏令营。这笔昂贵的费用几乎是家里半年的收入,两口子权衡利弊,决定为了女儿下一次血本。
叶礽僖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小姑娘,她在读幼儿园时被老师们惊呼为“神童”。她不仅学习粤语得心应手,对英语也展现出了极大的天赋。五六岁时,她就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老师交流。
聪明的小孩本应受到同学们的喜欢,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深深困扰着叶礽僖。或许是父母的普通话都不够标准,也或许是她天生学习普通话就慢,她的普通话怎么说都说不好。
小朋友们平时在一起玩耍、聊天用的普遍是普通话,叶礽僖既听不太懂又说不清楚,这让她渐渐遭到了同学们的孤立。每当她努力张开嘴说出一句惨不忍睹的普通话时,大家纷纷嘲笑她是个“怪胎”。
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中最重要的元素。面对同学们的嘲笑,原本活泼可爱的叶礽僖逐渐变得消沉、自卑,她对自己是一个怪胎的事实深信不疑。无论父母、老师怎么劝她,都不能让她乐观起来。
叶礽僖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在香港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还算宽裕。为了帮女儿走出自卑,两口子给她买了各种名牌衣服,可穿得光鲜亮丽的叶礽僖在学校遭到的是更加过分的嘲弄。
眼看女儿一天天闷闷不乐,夫妻二人的心仿佛被刀子割了一样疼。他们咨询了很多教育专家、心理医生,希望能为女儿找到克服自卑的良药。
医生们的建议出奇的一致:“解铃还须系铃人,导致小姑娘自卑的原因是说不好普通话,那就让她和同样状况的小朋友一起学习普通话,享受逐步克服困难的过程。”
夫妻俩犹如醍醐灌顶,当即痛下决心给女儿报名参加了暑假夏令营活动。参加这个夏令营的,都是一些因为语言障碍而遭到歧视、嘲笑的学前儿童。
两口子给女儿换上新买的漂亮裙子,开车把她送到学校。叶礽僖对这个充满未知的新环境感到十分恐慌,父母安慰了好大一阵子才说服她走进大门。大门里等待着叶礽僖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叶礽僖慢慢发现,这里的小朋友不会嘲笑她的普通话口音,大家说话都是磕磕绊绊。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从零学起,她逐渐学会了用普通话数数字、聊天,还会朗诵好几首古诗。
每晚和爸爸妈妈打电话时,叶礽僖已经能用普通话和他们正常交流,这让电话那头的两口子心中生出一阵暖流。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循序渐进的进步让叶礽僖第一次体会到克服困难的乐趣。
一个月的夏令营时光转瞬即逝,叶礽僖收获的不仅是一些常见的普通话词句,更是一个摆脱了自卑的勇敢人格。临别仪式上,她甚至鼓起勇气用普通话发表了一段演讲。
看着台下那一个个充满赞许的眼神和热情的笑容,叶礽僖心中最后一丝自卑、恐惧也被彻底融化在爱与善良的海洋中。她向每位老师、同学深深鞠了个躬,仿佛象征着一段崭新的人生就此开始。
新学期开学后,班里的同学又想捉弄叶礽僖,可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怪胎”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更让他们感到羞愧的是,叶礽僖回应这些恶意的不再是逃避、哭泣,而是一个温暖的笑容。
自此,班上再也不会有人嘲笑这个乐观、阳光的女孩,他们纷纷向叶礽僖道歉,希望大家可以做好朋友。叶礽僖欣然接受了他们的道歉,成绩优异的她还主动帮助同学们学习不会的知识。
自卑宛如一道重重的围墙,它堵塞了孩子本性中的创造力、勇气、善良。这道围墙一旦打破,孩子将脱胎换骨、重新焕发生机。克服自卑后,叶礽僖渐渐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大方善良的阳光女孩。
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为叶礽僖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新朋友,她的生活由原先的死气沉沉变得阳光明媚。与此同时,一个大胆、新颖的想法在她脑海中油然而生——这个想法最终影响了她一生的走向。
一鸣惊人:独立开发儿童学习软件
叶礽僖的阳光可爱被父母看在眼里,他们发自内心地为女儿感到欣慰。随着女儿幼儿园毕业、即将升入小学,两口子又开始为她报什么兴趣班感到头疼。
当时市面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少儿兴趣补习班,武术、绘画、音乐、书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两口子认为应当遵从女儿的心愿,她想学些什么就支持她报什么班。
吃饭时一家三口人聊起这个话题,妈妈问她有没有什么最迫切想做的事情,叶礽僖的回答让两口子着实吃了一惊:“我想做一个让家长不用花大价钱又能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软件!”
显然,促使叶礽僖在心中种下这个愿望的,正是此前父母花大价钱供她参加夏令营的经历。女儿年纪轻轻,却已经如此心疼父母、关怀天下,这让两口子感动不已。
女儿的这番话也给了他们一个启发:市面上那么多兴趣班总归是千篇一律,既然女儿想开发软件,那不妨送她去学编程。三口人一拍即合,叶礽僖第二天就被送到一家编程学校报到。
精通英语的她对编程简直是一见如故,兴趣班上有很多小学毕业甚至中学毕业的学生,他们学习的进度都不如还未上小学的叶礽僖快。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学习,叶礽僖熟练掌握了编程的基础知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出色的软件离不开广泛的实地调研,叶礽僖同样深知这个道理。在小学期间,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上街头,穿梭于各个培训机构、书店之间。
几年的调研工作为她带来一份完善、详实的统计报告,以这份报告为基础,叶礽僖又制作出一个初具雏形的软件框架和一张严谨缜密的创业计划书。
叶礽僖的父亲就在计算机领域工作,他反复看过女儿这份杰作后惊为天人——软件居然找不到任何一个技术漏洞,创业计划书也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学生能完成的宏伟篇幅。
同事告诉他,香港正在举办AIA全球新兴企业家挑战赛,不妨让叶礽僖报名参加试一试。叶礽僖的父亲了解到,参加这个比赛的选手普遍是高中生、大学生,不过出于对女儿的信任,他毅然替女儿报了名。
叶礽僖对软件和计划书进行再三检查,确保天衣无缝后将它们发送到比赛的评选平台。在焦虑和紧张中等待了半个月,叶礽僖的邮箱收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