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儿童体能训练第二期行家访谈,本期我们专访的是天津武术协会幼儿武术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徐福景老师。
Q:徐老师您好,欢迎来到儿童体能训练行家访谈,您之前是天津师范大学的武术教师,是什么契机让您开始从事幼儿武术教育?
X:偶然一次机会,受聘于天津的一家日籍幼儿园,教小孩子中国功夫。两年多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家幼儿园非常重视武术,重视运动,给予孩子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尤其是当孩子在运动中受到各种挫折,如磕碰、摔倒时,家长都能很好地处理,没有埋怨、没有溺宠,也练就了孩子的那份结实和坚强。孩子的天性就是动,越不动也就越动不了,一旦出现事故,就是致命的。越动,孩子的灵活性、协调性等等身体素质也就越强,也就越安全。我希望能够通过武术,给予孩子更多天真的回归,在孩子的世界里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去塑造中华民族精神。
Q:为什么要在幼儿园推广幼儿武术呢?在幼儿园推广武术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X:武术具有文化性和体育性,体育性表现在强身健体,文化性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体育活动对幼儿的积极影响毋庸置疑,幼儿武术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即有体育性,可以通过武术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文化性上,可以传授孩子武术的礼仪、传统门规、爱国精神、尚武精神等,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很好的一个传承,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很好的运动教育。
Q:那我们看到的一些武术套路表演,很炫,动作也很难,那幼儿武术与竞技武术运动有什么异同?
X:幼儿武术和竞技武术都是武术运动的一部分,幼儿阶段谈不上竞技,更多是培养兴趣,对武术和对体育的兴趣,在幼儿阶段不建议高强度训练,我们主张在发挥孩子天性的基础上的“玩”武术,“玩”运动。
体育活动来源于生活,孩子所有的活动都是天生的、本能的活动,孩子天性就爱玩,这是最原始的活动,例如跑、跳等肢体运动都是出自本能,孩子们自己会玩出很多花样。我们把这些本能动作进行延伸,让孩子更感兴趣,让孩子对中华传统武术有个更深刻的认识,体验武术运动的过程,并学会一些尊师重道的礼仪。我们根据孩子特点,进行稍加引导,而不是训练,更多是一种交流活动。
Q:若在幼儿园给孩子们开展武术活动,什么形式比较适合?
X:上面谈到我们更多是交流式教学,让孩子去释放,自由交流,通过设定一些情境,让孩子游戏,而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模仿。例如老鹰捉小鸡,躲避老鹰追击的过程就是武术的身法,包含闪转腾挪等武术动作,如果不想被老鹰抓住,孩子们就要行抱拳礼,尊重老鹰,老鹰才不吃你,也包含了武术的礼仪。
Q:像您所说活动中也包含武术礼仪,众所周知武德和礼仪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重要内容,那么这些文化性的内容如何跟孩子们交流呢?
X:讲武德对于3-6对孩子不太适合,孩子理解力有限,上升到武德的阶段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还是可以传授一些中华传统武术的礼仪,礼仪是武德最基本体现,最鲜明的代表就是抱拳礼,但仅仅做一个抱拳礼远远不够,还要传授一些传统门规,传统道德思想。例如爱国精神,这是中华传统武术独有的,是其他运动无法比拟的,你看跆拳道,就无法向孩子们传达热爱祖国的思想,因为他是外来的东西,跆拳道的爱国是爱韩国,中华传统武术的爱国是爱中国。另外还要有正义感,要团结,要主持公道,要有阳刚之气,自己有了阳刚之道才能主持正义。而且我经常会给孩子们讲一些武术大家的故事,好多武术大家都是为忠于祖国,报效国家的民族英雄,比如岳飞、戚继光、霍元甲等。通过讲这些民族英雄、武术大家的故事,传承爱国精神,传承我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Q:在活动中如何评孩子的表现?
X:有了评价,就意味着考核,看怎么来制定评价,幼儿阶段制定硬性评价指标不太适合,不要用测试和运动训练的指标对幼儿的活动表现进行框定。孩子真正得到释放,亲身体验,感受武术的乐趣,无论练的好坏,就达到了目的;这比单纯的数字,技术方面更重要。
Q:教师如何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
X:教师设计的活动,孩子的参与程度很重要,能不能让孩子融进来很重要。而不是完成好坏,不要用孩子的技术达到的好坏程度来评价自己的教学,不要用测试和运动训练的指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框定。孩子对武术活动感兴趣,让更多孩子参与进来就成功了。
Q:作为一名幼儿园工作者,在我看来,师资是幼儿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尤其是有武术特长的教师更是缺少,那么我们推广幼儿武术,是否在师资方面也要有所作为?
X:体育活动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的锻炼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体育对幼儿的积极影响毋庸置疑,但是现阶段幼儿园武术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并不太好,反观其中原因是意识问题?还是体制问题?
幼儿园的管理者大多数都经过师范教育阶段,很多师范类院校在师范教育阶段就没有把体育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些幼儿园管理者当年自己很少参加体育活动,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没有收获体育活动的益处,怎么给自己的孩子们普及实施?
通过加强师范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武术教育,让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感同身受,感受武术和体育的益处,养成运动习惯。首先从一代人,一届学生开始,等这批学生走向幼儿园一线的时候,就把自己感受到体育的,武术的益处传给孩子们,带到幼儿园。
在师范教育阶段,体育只整个教育阶段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们在武术的技术、基本素质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大难度,但随着学前教育的改革,这条路也越走越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学生的武术技术和基础素质都没问题,我们可以向想从事幼儿教育的同学传授一些幼儿教育的知识,为幼儿园培养具有武术特长的体育教师,这条路相对容易。总之两条道路都要走,只要努力,在当下高校及偶遇改革大潮中也比较容易实施。
另外很多人对体育活动的概念理解有偏差,体育活动不仅仅只我们平时做的专门运动,幼儿天生的活动很多就是体育活动,要知道体育本身就源于生活。师范教育阶段增加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教育学生,而不是教育中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而不仅仅是把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Q:请您介绍一下天津武术协会幼儿武术教育研究会吧
X:天津武术协会幼儿武术教育研究会隶属于天津武术运动协会,成立于年4月23日。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的缺失是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娃娃身上,我们落脚于教育,围绕着娃娃的需要,健康,用武术的手段教育娃娃。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我们承担了教育部课题和天津市是散文教育规划课题的幼儿武术科研任务;也着手在幼儿园普及幼儿武术,开展了幼儿武术教育百园工程,实施武术进幼儿园计划,让更多孩子参与武术运动。期间还组织了园长研讨会,幼儿武术教练员培训。派教练员下到幼儿园辅导,举办了天津市幼儿武术运动大会。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