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
在古维华师傅采访的第二部分,我们继续学习更多非常少见和私密的古家古劳咏春技艺,进一步了解其训练方式,应用和技巧方面。
您能介绍一下您家族功夫的训练过程吗?
和其它的拳法一样,我们学习若干招式用于打斗。然而,在具备一定的基本技巧和功力前,这些招式都没有效用。因此,训练总是从基本练习“扎马”,“转马”和“扯马”开始。这些训练的目的首先是建立稳定而平衡的身架,然后在保持恰当的身架和灵敏度的同时,将身体从一侧转到另一侧。正确转马的能力对于适当而有效地应用古劳咏春非常重要。
不掌握这些基本功,我们将没有能力很好地完成各种招式或“十二式”。为此,在我们的基本功练习没有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前,我们的前辈们是不会进一步教授招式技巧的。
您提到的十二式指的是什么?
十二式可以被看作打斗技巧的种子,包含了所有用于打斗的基本形态和招式。称之为12式是因为有12个招式组合,每一个尽显不同的应用理念。每一式都有特定的名称,如:“小念头”,“大念头”,“标捶”等。
下一步训练是什么呢?
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功力和熟习了十二式后,重点会转向对练以便提升实战技能。
对练的方式有“圈手”和“去手”。练习时,我们总是时刻力求保持双手均衡用力,同时提升灵敏性和“黐”的能力(“黐手”)。
古劳咏春的其它传承支系在教学时,可能会把预先编排好动作的对练当作其训练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与之不同的是,我们非常强调无预设对练,目的是为了开发攻防之间无限制顺势转换的能力,和对可能出现变化的瞬间反应。
能够成功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感觉”,即对双方手桥接触点轻微压力变化的感知能力。通过对感觉的良好训练,我们能够即刻判断出对手的意图并精确地评估他的力度和力向。这样,我们就能够在任何形势下做出及时而恰当的反应。
对于开发有效且适用的技巧,进而直接转化到实战来说,这种高度不可预测性和多样性的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您可以详细说明一下“黐”的技巧吗?
任何时候,我们的目标都是不管对方的手臂如何动作,双臂总是保持均衡的力度——不太硬,也不太软。我们的对手会感觉到力,但不是实力或肌肉力。
这种平衡力使我们能够感应,并在正确的时间控制和进攻敌人。同时也使我们能够黐住对方的肢体,使其无法进攻我们。在他想抽回或移动手臂时,控制他的手臂和身体进而偷漏进攻。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一旦我们的手桥接触到对方的手桥,我们将不会离手或收手。
如何才能获得这种感觉和“黐”的能力?
两者都需要适当而持续的长期对练,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特殊的操练能达成这一目的。我们的体系中,在确保学生开发恰当的技能方面,师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变化,如何变化和在特定的形势下哪个招式是最适用的,在他们做错时需要师傅去引导,去提供直接的瞬间反馈。
师傅还会制造机会让学生去利用,并及时修正学生在应对突然变化时采取的无效招式。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学习比两个学生对练更加高效,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
对于师傅来说,这是一个辛苦的工作,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的体系是师傅比学生辛苦。
请问您的家传古劳咏春包括木人桩训练吗?
木人桩是一个训练工具,当没有训练伙伴时可以在上面练习不同的手法,但是我们古劳咏春不使用这个训练设备。梁赞没有教过,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总是强调“打生桩”,“死的”木人桩无助于我们想要完成的训练。
兵器技巧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的棍法叫做“三点半棍”,意指“钓”,“拦”,“削”和“收”。我们没有既定的套路或固定的系列动作来训练棍法。
我们的刀法叫做“八斩刀”,尽管我们的称谓与“主流”咏春一样,但刀形和刀法都有所不同。刀身较窄,与前臂同长。很多人认为刀是手臂的延伸,在距离较远时使用,我们则是近距离的。因此,刀又称为“袖底刀”,即,刀刃是沿着前臂的。我们没有特定的刀法套路,只是应用拳法并且以最快速度逼近敌人击败他。
请问您对我们的读者有什么关于功夫练习的建议吗?
持之以恒,能够专心致志地刻苦训练是提升功夫技巧的关键。如果我们想进步,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再者,功夫的水平取决于基本功的水平——没有好的基本功就没有好功夫。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动作和招式很简单,但缺乏基础的它们是虚假而无用的,其带来自信错觉可能会招致伤害。我们应该永远对所获得的功夫水平保持清醒的认识,并正确训练,这样,当我们需要时,功夫才不会辜负我们。
最后,非常重要的是要明白,功夫不是用来制造冲突,或为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的工具——我们必须总是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成为一个好的功夫练习者和做一个好人应该永远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