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陈氏太极拳简介
3.23陈氏太极拳24式拳谱
3.23《太极图说》宋周敦颐
3.23章志平
《江南太极养生十八式》上世纪上海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首任)万文德先生传王菊英老师再传吾。几十年来一直契而不舍,向大众(义务公盖)传授,并带领练习。有很多患病者因坚持习练帮助恢复健康!“治平武术”怀着对先生的怀念。将落继发表,愿缘者学习助力〝抗击疫情”患者恢复健身!
上世70年代,王菊英老师40多岁时身患肿瘤,当时医生叫她去会锻炼锻炼吧,开始她女儿陪着来市文化宫看我们习少林武术,不知过了一段时间,吾去“市文化宫”她会打陈氏太极拳而且打得非常之好!吾说您是“老病鬼”现在这样健康,那时会陈式太极拳人少。她说你“九中体育教师”(苏中)想学一会学会。告知是上海人民广场公园万文德先生教的。从此引见到万老师那里。开始侧重太极拳学练过程。
3.24章志平
80年代初上海万文德先生来苏州中学传授章志平陈氏太极拳
3.27章志平
太极拳以水为师,老子《道德经》第八章讲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水滋润群生而与万物不争,她柔弱温顺,不求后报。老子讲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包容万物,与其共生。水推陈出新,后浪推动前浪,大河奔流泥沙俱下。水悠然缓急,随行而动。水柔顺自然,屈伸不争。水不畏強暴,长笑九天,排山倒海,去污涤浊,除恶务尽。……”太极具备中国传统道学文化。分享交流。谢谢!
3.28章志平吾马虹师父说“经师易求,严师难寻”又曰:师道贵诚,学道亦诚。
此套干货传统陈氏太极拳,吾师父学得不易,72年“文革”中期瞞着“造反泒”北京去看病,住大华旅馆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走二个小时到东便门外铁路东边一个小树林一个僻静之跟随师祖陈照奎学(内传)太极拳。73,74年夏天连续两次上北京跟师祖学拳。后又三次请师祖到石家庄传拳,
吾陈氏太极拳,80左右随苏州王菊英先学后介绍上海万文德先生(马虹师父的师兄)学习陈师祖江南传授陈氏太极。至90年吾等苏州10位太极拳爱好者组织邀请马虹先生来苏(内部)传授陈氏太极拳。连续三年。并参与成立滄浪区陈氏太极拳研会。任副会长。三年之中马虹先生认为吾与孙林根师兄符合弟子要求可收为入室弟子:吾与林根师兄夏日去石家庄拜师仪式。并重新纠正学,派了两位体育教师王二利,李冀师兄专门辅导,住在李冀学校一宿舍。每天除吃睡就是练拳,8小时以上。李冀师兄陪着我们。练得上抬阶都感肌肉痛。真有脱胎换骨之意。半月回苏。陈氏太极拳风格变了!94年马虹先生在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举行全国陈氏太极爱好者第一届学习班。吾与林根去全程参加学习。95年暑期苏州大学(成人教育部)全国第二期马虹先生办陈氏太极拳班。吾是师父的助教之一。代师传授陈氏太极拳(二路)和传授“陈氏太极剑”师先吾动作纠正后由来教,师父纠正辅导!故现准备教你们的陈氏太极拳以前是很难学到的。是来之不易的。望能认真学习!珍惜并传承下去,为民族健康事业捧献自己力量!
3.29起势到单鞭的拳照
3.20太极基本功——百把桩
4.3章志平太极拳直播课
式 14.白鹤亮翅 2.金刚捣碓 15.斜行 3.懒扎衣 16.闪通背 4.六封四闭 17.掩手肱捶 5.单 18.雀地龙 6.运 19.上步七星 7.高探马 20.退步跨虎 8.右擦脚 21.转身双摆莲 9.左擦脚 22.当头炮 10.护心锤 23.金刚捣碓 11.倒卷肱 24.收 式 12.退步压肘13.中 盘 鞭手"data-nonceid=""data-type="video">全套二十四式陈氏简化太极养生章老师演绎《五禽戏》章老师演绎《太极内养功法》章老师演绎《疗肺动静功操》4.5这两周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均是太极基本功。但对初学者可能也很难,吾马虹先生说“凡事开头难,坚持下去,入门入味就不难了!当兴趣培养起来了,什么困难都没了,迎着困难而上这有动力……”吾看到古集一句话,“心如水流,逆流而上,道法自然……”吾小时候在老家农村,春天小沟渠看到小鱼非常喜欢逆流而上。很有拼搏精神。望同学们,学习,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师仅提供一此方法供参考学!望能你们能培养兴趣,其中能否一二方法伴随身边,助力人生之道。这是老师心愿。这教育平台也要很快“水流”。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马上提出。
教传陈氏(马虹)太极24式按太极阴阳思维,拳术要求动作有阴阳对称(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有上必有下,左发右塌,右发左塌,前发之中必有后撑,等马虹师语)阴阳相应,(即阴阳协调,功作強调,人体捎节,中节,根节,节节贯串,左右,前后,虚实。刚柔。等太极元素并在拳术之运用,还可修行人事关系之中。左右,上下,整体关系思维方式。
太极拳来自多源,有记录明,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拳经》,29式子,还有《孙子兵法》军事思想,还有中国传统《黄庭经》中养生,中医辨证整体观,阴阳平衡论,希望同学们学练太极拳能促“文武兼备,道德高尚”时代需要人才。
4.7顾莉顾莉老师金刚捣捶“水流”群的两周学习已接近尾声,能否请大家谈谈自己的
心得体会呢?
Andy若初:浮华社会,节奏都太快了,感觉年轻人能够有幸结识“老前辈”“老朋友”,真的是一种福缘……还可以在悄无声息的观察体会中成长;从前辈的人生经历分享中感悟自身职业道路方向。太极文化博大精深,确实能受益于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健康,另外章老师所演练的江南船拳对我影响也很大,一招一式令学生更喜欢历史,更能积极的工作,古人智慧真的好伟大。意外惊喜是,咱们国家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文化和精神传承人,也在咱们群里,且也喜欢太极的文化。感恩本群的发起者,组织者。谢谢章老师。
若初:首先感恩顾老师您对学生的鞭策鼓励,以下是学生在水流与武术群里的感受:自融入水流群以来,学生每日如沐春风,受益匪浅,老师们百忙之中督促引导、答疑解惑、领学领练,另外老师还不吝分享梅子时间系列文章、个人学习视频等,总之收益了太多精神食粮。之前常听章老师教诲,老师说太极拳是以水为师,包括行功练拳皆有在水中之意,对于我这个初入太极的学子来说,我好难领悟水和太极的境界,内心感觉真的好深奥。也抱着内心好奇与共鸣点燃对“水流”意境的方向,满心欢喜的跟随老师们探索中华武术文化哲理。记得上次老师解读上善若水提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感觉天下最善的事物确实莫过于水了,水滋润众生而与万物不争不抢的伟大境界,令学生神往,更加有动力。今后学生将倍加坚持学习进步,努力不辜负老师们的用心良苦,做一名合格的武术太极文化研习者,继续跟随老师领悟哲理,或许通过自身的成长也能为家人朋友们带来更多健康。最后,不足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您能为学生雅正。此致,敬礼!
王学清:很感谢梅子老师、章老师、顾老师在疫情期间给我们这样一个学习且能强身健体的好机会。一开始我只认为太极是老年人的活动,但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太极是一种态度,当练习了太极拳之后会发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像太极一样,即要缓慢又要细心,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像太极一样认真地去对待,这种特度是生活、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态度。太极拳是一种慢的功夫,需要练习者长期的坚持,并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去细细的体悟,还要坚持去学习,学习太极拳的理论,学习太极拳中所包含的各种形态。太极拳虽然是一种拳,但在这种拳术之中,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它能够让一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他能够让人始终以一种求真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事物。
小赵同学:此次在水流武术与交流群的学习让我感觉到收获颇多。从第一天练第一个动作都非常费劲到现在陈氏太极拳24式已经能打出一半的动作,这样的收获,离不开群里的老师们热情悉心地指导!老师每天都会发一些有关太极拳方面的知识和资料让我们增加对太极拳的了解,每天都会有打卡活动,老师都会一一点评。由于疫情原因,没能如期开学,期间针对同学们的普遍问题,老师还组织了直播课,进行视频指导,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大学刚开始选修武术课的一知半解到现在越来越喜欢,在我看来,喜欢是坚持的唯一理由。虽然在群里交流学习非常有趣,但独自一人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在不断地走一些弯路,对太极拳了解的越多,反而是越觉得自己的浅薄。练习遇到问题,总会先自己思索半天,有些问题会让我一直困惑不解。这时当我在群里向老师请教并得到点拨时,这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仿佛让我们获得新生。学习太极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相信喜欢且坚持一件事情定会有许多收获。
徐王佳:3月31日在顾老师的带领下,我加入了水流与武术切磋群。由最初做太极作业一窍不通,转向有专业的传承人指导我对太极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顾老师还组织了一次由章志平老师讲授的课程,备感荣幸。充分了解太极拳的精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体会。刚入群时大家那气势雄破的抱拳,以及同学们沟通太极的言语,每天清晨都能看到章志平老师以及其他了解太极拳的老师的信息,更加激励着我们早起锻炼身体,随着疫情的爆发,不能出门,居家呆的快发霉了,打打太极修养身心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群里的老师们经常会交流太极拳的学习要领,对于自己练的招式能够互相指点。学习太极拳的兴趣高涨,对太极拳浓厚的热爱之情让人感动。其中然后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耿德民老师带领自己的小孩一起打太极,还有老师们先前打太极的一些照片视频,都很有趣。在学习之余,有更多的机会修身养性、强身健体。
耿奕凡刘婧岚:首先进入水流武术交流群,老师们都在分享自己的动态、活力、人生的趣事。这种氛围让疫情中的我们,变得放松,不再担心,烦恼,让大家也变得积极乐观。从刚开始,照着视频联系,不知道细节动作,只能照着感觉走;老师以及章老师视频教学,讲太极的细节,动作的要领,动作的顺、松等特征,详细的给我们讲解;老师们分享的书画、人生感悟、风景等图片,都让我们觉得疫情下的生活,也是有温暖。刚开始,对于太极很陌生,因为在我印象中,太极是老一辈的人才打的;但是学习,认识了太极,才发现太极中有很多的知识,也能应用到人生的感悟当中;对待人生我们也应该不慌不忙,让生活更加有意义,走好每一步,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冯杰:对干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只能顺从接受。不过这样更加使我对平安与健康的重视。对干体育课程安排的武术交流群,无疑是对我目前诉求的安排。“水流”武术交流群,是我对于传统体育太极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段时间之中,“水流”交流群不仅拓展了我的学识,还增强了我的体质。在吸引我兴趣的同时,还有感受到了太极文化的惊叹。
自19年末开始,我们已经有两年多的历程了。年岁渐增的同时,不免对于疫情产生焦虑。随着苏州因为疫情而暂停开学。这种焦虑愈加严重。太极拳中,我感悟到了不紧不慢,随其自然。在太极拳中,进退的变化,快慢的交替,也是在生活事情的表现,即人生的事情多数不是直来直往的,有坎坷,有曲折。可能我们走的并不是朝着目标前去,也有可能是在远离。但是一定要端平心态,只要在动,就会达成。给我们考验的是时间,是自己,从来不是事情的艰辛与困苦。在太极拳的动作中,我感受到了顺势而为。事情并非一蹴而就,我们每一次的行动都有着蓄势待发的感觉,在快慢之中,我感受到了张弛有度,有无相生,长短相易。凡事相对,有舍才有得。
王玲:我对"水流”武术交流群建立的看法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水流武术的历史文化,因为章老师每天都会在群里更新拳法,可以让我更好的去学习,不同于学习通。与学习通上相比,学习通上的太极拳法节奏过于快,还没看清楚就过了,在这个群里章老师会分享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秘诀、步骤以及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建议:多分享一些经验、步骤,动作做慢一点,因为同学们大部分都处在基础阶段两周以来从师学习的收获:之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