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位于大佛禅院的峨眉武术联合总会,第三届峨眉武术传承大会暨峨眉武术祭祖仪式隆重举行。值此“十四五”开局之年、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峨眉山市秉承坚守与创新,借由这一文化载体,生动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势文化力量,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迈上传承和发展的新征程,峨眉山市永葆初心、奋力前行。
峨眉山市委书记、峨眉山景区党工委书记龚德勤,四川省武术协会主席肖家泽,四川省武术协会执行主席任刚,乐山市体育局局长向蕾,四川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温佐惠,峨眉山景区党工委副书记刘永林,峨眉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钟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卞茜,副市长张永彪,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尧桂芳,峨眉山市政协副主席、峨眉武术联合总会名誉会长释永寿等出席仪式。
传中华武术之魂 迈出时代新步伐下午15时许,行愿广场上,嘉宾们先沐双手,后戴佩巾,再缓缓走过菩提大道,揭开了这场专属于“峨眉武术”的盛会序章。大道两旁,番旗涌动,峨眉派弟子抱拳肃立,仿佛让人置身一场寻找“峨眉武术”精神归属的心灵之旅,神似穿越的浓浓仪式感扑面而来。
站定于佛学院门口广场,伴随着激昂的乐曲,数十名峨眉武术传习者齐齐亮相,或招式凌厉,或拳法舒展,或腿法勇猛,全方位展示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峨眉武术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康才能全体小康。”致辞中,龚德勤谈到,历年来,峨眉山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峨眉武术这张地方文化名片,经过峨眉派众弟子的共同努力,峨眉山市成为中国武术之乡,峨眉武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进入新时代,武术之于国家、之于民族、之于青少年有着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峨眉武术的新辉煌能够常态化展现在全国武林同道面前,也希望峨眉武术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峨眉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
“经过多年发展,峨眉武术习练者成千上万,已成为一种集楚越武术、中原武术与巴蜀武术精粹于一体、纳佛道修心养生之奥妙于一炉的地域性武术文化。” 峨眉武术联合总会会长满霖在致辞中指出,与前两次相比,本次大会的祭祖仪式是峨眉武术宣传方式上的新突破,有利于增强峨眉武术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以后的工作中,峨眉武术联合总会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力争在青少年培训、学术研究、推广宣传等方面取得新的进步,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作出新的贡献。
活动上,峨眉派弟子、网络达人马赵凌云获授“宣传使者”花环。此时此刻,峨眉武术的创新发展与互联网的时代脉搏紧密粘合。负责本次活动执行策划的著名导演罗可歌说,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场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的有力碰撞,一次线上推广与线下授艺的有机融合,必将让峨眉武术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以文化力量为数智中国赋能。
承千年梦想之志 翻开传承新篇章揭幕仪式上,红绸遮挡的文化照壁前,传统而专业的武术行为表达后,峨眉派的老拳师和刚入门的孩童,一老一少,现场演绎峨眉武术“衣钵相承”故事。峨眉武术几代传人有序列队,用“传递红绸”的形式表达着传承与接力,寓意着心相连、梦相承。龚德勤、肖家泽、向蕾、温佐惠、释永寿走到会场中间拉动红绸,“峨眉派”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眼前。
随后,50张“拜凳”移至会场,峨眉派50名弟子列队上前,在峨眉宗祠门口行“拜师礼”,于同一时空维度,完成从仪式到祭祀的空间转换。
祭祖仪式上,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通达法师恭读祭文,传承人代表向峨眉宗祠三行鞠躬礼,并邀请各位来宾入殿敬香,拜谒峨眉武术历代宗师。至此,第三届峨眉武术传承大会圆满落幕。
峨眉武术的故事,关于匠心,关于传承,关于梦想。从年举办中国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精英赛,年成立中国峨眉武术研究会,到年起连办六届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年承办第十二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再到年起连办两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连办三届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园武术套路比赛,峨眉山市以赛事为载体,托起了传承与发展中华武术的梦想。
不单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峨眉武术传人积极组团参加美国、土库曼斯坦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的武术交流活动,频频亮相于全国武术之乡比赛、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香港武术节、少林武术节、沧州武术节,在与世界各地的武术健儿同台竞技中,让峨眉武术之名天下皆知。
据了解,自年峨眉武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峨眉山市己有1人列为峨眉武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列为省级传承人,13人列为乐山市级传承人,34人列为峨眉山市级传承人。峨眉山市四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先进武术之乡”称号,并于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同年,峨眉武术被评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目前,峨眉山市共有武术健身站点59个,武术馆、校、队、会、团等组织机构11个,遍布全市社区、乡镇、企业、高校及中小学、幼儿园等,全市习武总人数达到4万余人。
学武,是一段不断突破的历程;传承,需要一份持之以恒的匠心。千百年来,峨眉武术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将心性修养融入到武术修养之中,传递着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以和为贵的武道精神、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铭刻着深邃的道德思考。如今,峨眉山市秉承武术的“功”匠精神,以“传承大会”和“祭祖仪式”这一特殊形式,迈出了创新发展武术文化的第一步,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誓将峨眉武术的文化内涵转化为精神动力,在新的时代道路上奋发有为,为实现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赋能。
当天,乐山市文广旅游局、体育局、武术协会负责人,峨眉山市文体旅游局负责人,峨眉山佛学院学僧代表,峨眉山市武协主席、副主席、理事及成员代表参加仪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