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无障碍”开启你的新世界,点右上更多分享给好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整体观念的内容: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4.病治异同。
第二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基本概念。
2.事物的阴阳属性及其划分。
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2.用于疾病的防治:确定治疗原则。
第三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的概念要点: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的特性。
3.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
1.五行相生、相克和制化。
(1)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2)五行制化:概念、规律和意义。
2.五行相乘与相侮。
各自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2.指导疾病的治疗: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疗原则、治法。
第四单元藏象
细目一:藏象学说概论
要点: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脏腑的分类和各自的生理特点。
细目二:五脏
要点:
1.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2.五脏与体、华、窍、志、液的关系。
细目三:六腑
要点: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细目四:奇恒之腑
要点:
脑及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第五单元精气血津液神
细目一:气要点:
1.气的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运动。
4.气的功能。
5.气的分类。
细目二:血要点:
1.血的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运行。
4.血的功能。
细目三:津液要点:
1.津液的概念。
2.津液的代谢。
3.津液的功能。
细目四: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要点:
气与血的关系。
第六单元病因
细目一:六淫要点:
1.六淫的概念。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细目二:七情内伤要点:
1.七情的概念。
2.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细目三:饮食失宜要点: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细目四:劳逸失度要点:
1.过度劳累。
2.过度安逸。
细目五:痰饮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形成。
3.痰饮的致病特点。
细目六:瘀血要点:
1.瘀血的概念。
2.瘀血的形成。
3.瘀血的致病特点。
4.瘀血的病证特点。
第七单元发病
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要点: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4.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细目二:发病类型要点:
1.感邪即发。
2.徐发。
3.伏而后发。
4.继发。
5.合病与并病。
6.复发。
第八单元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要点: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细目二:阴阳失调
要点: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阴阳格拒。
5.阴阳亡失。
第九单元防治原则
细目一:预防
要点:
1.预防的概念。
2.预防的基本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细目二:治疗原则
要点:
1.治疗原则的概念。
2.正治与反治。
3.治标与治本。
4.扶正与祛邪。
5.调整阴阳。
6.三因制宜。
图为启明盲医考群,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