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科普现代武术的分类

武术运动发展到今天,它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大发展变化,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有按性质和功能进行分类的,也有按运动形式进行分类的。这些分类方法有利于展示现代武术的基本内容,区分武术技术特征的不同,揭示武术运动的某些规律和所属技术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根据《中国武术教程》中有关现代武术运动的两大分类进行了归纳整理。

一、

按照功能分类

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1、竞技武术

竞技武术指高水平武术竞技,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运动潜能和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武术训练竞赛活动,它的特点是专业化、职业化、高水平、超负荷、突出竞技性。竞技武术正式出现在20世纪50代以后,至今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套路竞技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一类为形意拳、八卦、八极,二类为通背、劈挂、翻子,三类为地趟拳、象形拳等,第四类为查、华、炮、红、少林拳等)、其他器械(一为单器械、二为双器械、三为软器械)、对练项目(徒手、器械、徒手与器械)、集体项目等。

竞技武术

散打竞技是按运动员体重,分为11个级别而进行的实战比赛,以决胜负。在技术发展方向上,套路是以突出竞技特点、提高水平和鼓励发展创新为基本内容思想,使技术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散打技术发展是强化体能、技法全面、突出个性、快狠准。

目前以竞技武术为形式的国际性武术比赛有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及洲际性武术比赛。竞技武术在国内是以全运会为最高层次,以全国武术锦标赛为龙头,以套路、散打为竞技主要内容的结构模式。目前在中小学、大学、武术馆校、俱乐部、地市等都有相应级别与年龄段的竞技武术比赛。

2、健身武术

健身武术是以普及为基础的,旨在强身健体而开展的群众性武术活动,它的特点是大众性、广泛性、自觉性、灵活性、娱乐性。健身武术的内容也包括针对武术普及和全民健身计划制定的“段位制”和“健身养生”锻炼方法。

我们常见的公园里的老人们所练习的太极拳及各种拳术,都可以认为是健身武术的范畴。

3、学校武术

学校武术侧重体现武术的教育功能,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武术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并使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振兴民族精神、培养优良品质的教育目的。

目前中小学、大学教育中,形神拳、军体拳、24式简化太极拳都进入到学校课堂中,学校通过武术运动为载体,来进行体育教育的作用,为传承中国武术、培育学生们重视中华文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4、实用武术

是以部队和公安武警为对象的实用武术。它的特点是简单实用,一招制胜。特警和武警在训练中练习的擒拿格斗技术是将散打规则中禁止击打的部位作为重点攻击点,鼓励狠招,是实用武术的典范。

由于实用武术所拥有的实战性较强、危险性较高,在多年的传承过程,也逐渐被大部分的武术师傅有所保留,以致于实用武术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且互联网上的“大师”不断增多,武术的实用性也被公众所质疑,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是大众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hushentong.com/wssp/7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