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嘲笑学生了,24战24胜20次KO日

16岁成为职业拳手,4年间站立格斗战绩:24战24胜20次KO对手,MMA战绩:4战4胜3次终结对手。而且这样的成绩还是在竞争激烈的日本格斗格斗擂台上打出,他就是那须川天心(TenshinNasukawa)。

带着好奇心,我们通过凡爱廷体育CEO也是那须川天心的中国经纪人陈旭采访了这位被日本格斗界给予了厚望的少年。

视频时长05分46秒05:39

对于“格斗神童”以及“最强高中生”等绰号,天心表示并不非常在意,只是努力训练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再中规中矩不过的回答,甚至让人感觉有些无聊。但其实我们真的回过头去看看曾经被媒体们报道过的各行各业的神童会发现,在他们长大之后似乎就都销声匿迹了。或许,成为神童只需要天赋和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而能否真的“封神”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发自心底的热爱。而且,“神童”这种对与之俱来天赋的褒奖,如果真的扎根在一个心理尚未成熟的孩子心中,在未来是否能起到积极作用,还真的有待商榷。

天心很小就开始接受格斗训练,目前仍然是学生。他每天训练的时间也不长,而且是要在上完课以后才可以训练,情况与木村翔类似,只不过已经是日本格斗明星的他可以拿到更多的出场费与奖金,还有赞助以及上综艺节目的收入,所以虽然年龄比较小但经济情况却要比此前的木村翔好的多。

天心所说的“每天训练时间长或许反倒效果会更不好”其实是国外体育运动的共识,因为一般人除了“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以外,让身体经常性的处于过于疲惫的状态,会导致训练质量的整体下降,而且也更容易滋生排斥心理。其实,除了中国与泰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职业拳手能够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而没有其他工作的只能是冠军级或者不差钱的一小撮人。训练时间的紧张,也让培养职业拳手的俱乐部必须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时间,以达到最大的效率。

不过,相比年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的“格斗孤儿”事件,天心可以说已经很心无旁骛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了。青春问他是否会被看做成“另类”或者“不良少年”,他的回答是:“这么小就活跃在格斗擂台确实有些另类”但被一些人看做是“不良少年”的原因并不是职业而是自己闪亮的头发。

一个国家民众对于格斗项目的接受程度实际上是需要格斗文化的积淀的,很多人将格斗项目民众基础不好归咎于中国不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但实际上我们曾经最卖座的电影是功夫片,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是武侠小说,最知名的明星是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其实我们的基础很好,甚至比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好,而如何把武术文化、武侠文化顺利的转变为格斗文化才是最需要考虑的。

前段时间,在“峨眉传奇”擂台上大展拳脚的14岁中国少年张沛勉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我们也给天心看了他的比赛视频。天心自然也给出了鼓励,并且表示如果他以后要挑战我,我会接受的。不过,天心也认为自己在14岁时已经练习格斗很长时间了,如果当初的自己与张沛勉比较,自己的实力还是要更强一些。不知道张沛勉看到这段之后有何想法,是不是未来真的会考虑去对战那须川天心。

除此之外,天心对于去年在日本赛场展现了强大实力的魏锐与王俊光两位中国选手都印象深刻。他认为魏锐是一位技战术非常完善的优秀选手,而王俊光他印象最深刻的则是“意志品质非常好,一直向前”。

采访的最后,陈旭也表示因为今年那须川天心的档期安排比较满,所以有可能和中国选手做一些交流。但在明年,就会争取启动那须川天心和梅野源治等等选手正式的与中国选手进行比赛。

那须川天心确实是一位既有天赋又足够努力的选手,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日本格斗这些年的发展似乎一直都不缺少这样的选手出现,如今的K-1冠军野入正明、“小魔裟斗”HIROYA等等也都是年少成名。但青春并不觉得是日本人在格斗这件事上要更加有天赋,而是基于日本更好的格斗氛围能够让这个项目得到有天赋年轻人资源的概率要大的多。可喜的是,我们今天也看到了例如张沛勉和恩波格斗那些小拳手的涌现,少年强则国强,同样适用于格斗项目当中。有了这些热爱格斗的少年,并且我们也有能力让他们去尽情施展自己的天赋,所以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中国格斗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hushentong.com/wssp/9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