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评析过《叶问1》的几场精彩对决,今天小赛特地为大家带来《叶问2》的对决赏析。跟《叶问1》不同,《叶问2》里值得一谈的打斗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其质量都要比第一部高出很多,因此这次的评析篇幅比较长。与之匹敌的对手《叶问1》的设定中,叶问的实力是冠绝整部电影的,不要说棋逢敌手,想找出一个跟他接近的角色都没有,包括BOSS三浦军官的战力也是非常明显的逊色于叶问。但《叶问2》不同,影片虽然也有罗师傅等衬托用的小剧角色,也有足以跟叶问一战且在某方面比叶问更强的人存在。打架的话,你来我往,有来有回肯定是比单方面的虐菜好看的,因此从观赏性来说,《叶问2》也要胜过首部曲。《叶问2》中,重头的打戏一共有三场,分别是叶问vs洪师傅、洪师傅vs龙卷风、叶问vs龙卷风,中段的鱼摊档大战没有太多值得说的地方。叶问vs洪师傅这一场对决即使放到整个《叶问》系列里看也是属于非常上乘的一场战斗。洪师傅使用的洪拳其实也是属于南拳系武术,因此这场单挑又可以说是南拳争霸战。南拳系武术最基础的要求是下盘要稳,而这场对决的场地是张圆桌子,恰好就是非常需要平衡的地点。因为桌子太小,因此叶问与洪师傅都必须通过不断移动脚步来保证平衡,但与此同时展开的近身搏击也不能停,事实上是非常考验两者对力度的掌控与分配的。你要是把力放在固定下盘,说不定上肢就会处于劣势,相反你如果将力度全放在双手,下盘一旦不稳就很容易失去平衡,从而露出破绽。事实上,洪师傅作为地方的老大,这个决战场地显然对他是有优势的,估计他也不知道在这张桌子上打赢多少个强敌。但同为南拳系的叶问,在平衡方面一样相当出色,加上正值盛年,因此可以一边以连环招抢攻的同时保持脚步不乱,洪师傅虽然能接得住,但显然相当被动。最后桌子裂开,两人平手收场,但从战后洪师傅的状态来看,显然胜出的是叶问(毕竟洪师傅老了)洪师傅vs龙卷风这场是系列里最让人心酸的对决。擂台上比试,一共分为三个回合,与后来叶问那次不同,洪师傅并没有被限制发挥。龙卷风是西洋拳拳王,显然上肢力量是他的最大优势,且从体型上来说,其抗打击能力也绝对在洪师傅之上。在第一回合的战斗中,可以看出洪师傅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战术,纯粹就是以上肢力量跟龙卷风硬碰硬。有童鞋就说了,洪师傅这么轻敌的吗?其实洪拳作为南拳系的一种,本身的优势也是上肢力量,先前与叶问在桌子上的一战,洪师傅也曾经上肢角力胜出。因此,纯以上半身力量对抗,并不是洪师傅轻敌,而是双方都在以自己的优势对抗。而最终的结果,是平手收场,从战况来看,龙卷风力量、抗打击能力更强,一拳只是稍微刮到就已经让洪师傅几乎立足不稳;而洪师傅在技巧方面略胜一筹。有意思的是,在第一回合完毕之后,观战的叶问很快就看清了形势,于是给洪师傅建议:“别跟他拼拳,切他中路。”但洪师傅的回答是:“没那么容易的。”事实上,这不是洪师傅想得复杂,而是切龙卷风的中路(即攻击肱二头肌内侧或关节)对于他来说,的确不易。一般来说,拳手对于双臂这几个要害地方都是非常注意保护的,而在第一回合里,洪师傅表现出的技巧相当不错,这样一来龙卷风只会个更加注意保护这个地方。至于为何叶问后来切中路切得那么轻松?这个下面会说。第二回合开始,这次上来双方就开始抢攻,因为洪师傅知道自己年老力衰,打持久战是相当不利的,因此他争取要尽快将龙卷风击倒。而经过第一回合,龙卷风显然也知道洪师傅的身体素质跟自己相比差距不小,因此他主要力求能确实击中对方,只要一到两拳就足以奠定自己的优势。从场面来看,似乎是洪师傅的连环快攻抢占了优势,但实际上并没有对龙卷风造成伤害。察觉到这种攻击无法有效打击到对手的洪师傅准备双拳同时攻击对方的额头与小腹,但很可惜,这招被龙卷风破了,之后洪师傅被击倒读秒。事实上,类似这种双拳齐出的攻击技,就好像金山找那种大开大合的招式,击中的话威力很大,但同时破绽也很大,因此被龙卷风破了并不出奇,主要是洪师傅本身也知道自己没法久战,因此对于他来说也只能冒险一试。起来的洪师傅马上就被龙卷风乘胜追击,被逼的再次与他角力,但显然吃了两下重拳且打了这么久的洪师傅已经无法维持第一回合那种体力,角力中明显处于劣势,最后只能借力将龙卷风甩出去。这点,他的徒弟们也看得出来再次站起来的龙卷风继续追击,洪师傅因为体力不够动作已经相当迟缓,两人互换了一招,但龙卷风能接着继续打出一拳并命中,可见洪师傅的攻击对他已经构不成威胁了。之后第二回合结束,事实上,对于洪师傅来说,不能在第二回合将龙卷风击倒,已经等于输了,拳怕少壮这句话不是假的。第三回合开始,已经剩不了多少战斗力的洪师傅显然只能勉力支撑,很快就被龙卷风击倒但他再站起来,他不愿意倒在洋人面前,他一直站着,直到自己死去......从这场对决来看,洪师傅的真实实力其实并不逊于龙卷风,但他吃亏在年纪太大因此体力不够,换句话说,他的燃料只能支持他打短期战,一旦被拖入持久战,基本必败无疑。叶问vs龙卷风这是《叶问2》的BOSS战,对比上一部的三浦,无疑龙卷风这个BOSS要强太多,因此,这场战斗也更有看头。第一回合开始,双方先进行了短暂的试探,对于叶问来说,虽然他有看过龙卷风之前与洪师傅的战斗,但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技击风格都不一样,因此还是得亲身去感受一下的,这里也可以看出叶问贯彻自己那种稳中求胜的风格。至于龙卷风显然就急躁得多,试探没多久就马上主动抢攻。龙卷风的战术素养的确非常不错,他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双臂,因此一轮抢攻后马上近身,逼的叶问不得不像洪师傅那样跟他硬拼上肢力量。而结果很明显,纯以手臂力量而论,双方的确不是一个级别的,龙卷风直接轻松将叶问整个人都凌空甩飞。察觉到对手上肢力量太惊人的叶问接下来手脚并用的战术,一方面上肢防守,另一方面双腿则针对龙卷风下盘使用步法威逼。这是非常正确的策略,因为龙卷风如果依然要把所有力量放在手臂的话,下盘可能就会被叶问绊倒,分散力量到双腿的话,上肢力量就无法完全压制叶问了。但龙卷风也不是吃素的,在他稳住下盘之后,直接使用全身的力量再次将叶问甩飞,接着趁其立足未稳一记重拳将之击倒。站起来的叶问知道对方身体素质太强,跟龙卷风角力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从刚才看来,攻击其下盘效果相当明显,因此接着以小碎踢主攻龙卷风双腿。这是一举两得的战术,一方面小碎踢虽然威力小,但胜在出招收招都快可以连续使出,如果龙卷风想强行突入,那叶问随时可以将小碎踢化为重踢。龙卷风当然也不敢冒这个险,因此只能在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挥拳,但这样的话其实命中率很低的,果不其然,拳拳打空的龙卷风接着被叶问牵扯右腿拉开,还吃了一招朝天脚。显然,叶问知道自己如果用上肢力量的话很难破防,因此主动寻求使用威力更大的腿技,而且击中的是下颌这种脆弱的部位,从这里可以看出叶问的实战经验的确丰富。中场休息时,叶问的徒弟也说出了一个重点。“这洋鬼子真能熬,师傅打中他这么多拳他竟然都没事。”这说明,叶问的上肢力量打在龙卷风非要害的地方的确完全无法破防,当然叶问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重点就是,要怎么破防?叶问在第二回合开始时采用的战术,是用速度去牵制对手。有童鞋可能就不明白,刚才他用腿技不是很有效果吗,为何第二回合开始要改变战术?其实原因很简单,咏春始终属于南拳系武术,足技是用来配合拳法的,换句话说拳与腿需要互相配合,面对龙卷风这种对手,不能单用其中一个主攻。因此,叶问一开始就直接使用自己的速度抢攻,当然,虽然龙卷风看似处于防守状态,但实际上叶问的连续快拳压根没有对他造成什么伤害。不过这也是叶问的意料之内,因为他的快拳目的不是要对龙卷风造成伤害,而是为了牵制以及让迷惑龙卷风,让龙卷风以为他是想通过速度弥补伤害。果不其然,被快拳牵制着的龙卷风也只顾着防叶问这招,却不料叶问随后突出一记上勾拳+朝天腿,效果拔群。拳击手大多都是主动进攻的风格,龙卷风也是如此,但被叶问一轮快攻搞得连出拳的机会都没有,显然此时龙卷风心态已经爆炸。情绪一旦不稳,就会出现破绽,龙卷风接下来就为了抢攻结果被叶问轻松绕后,并且给膝关节赏了一腿,下盘被攻破的龙卷风又被叶问压着一顿猛打。从龙卷风很快站起来可以看出,肉体上他受的伤害不是很高,但心理绝对被影响得很大。在响铃之后他不顾规则揍了叶问一拳也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心态崩溃了。显然,裁判委员会也察觉到叶问拳脚配合实在出色,因此表示下个回合禁止叶问用腿。这的确相当阴险,因为这相当于将叶问逼回第一回合开始那样,要跟龙卷风拼上肢角力,这样的话龙卷风优势就非常巨大了。第三回合开始后,知道叶问不能再用腿的龙卷风马上抢攻,显然叶问接的相当吃力,因此自然而然地出腿拉开距离,但马上就被警告不能再踢腿。接下来结果自然一面倒,叶问的上肢力量处于劣势,被龙卷风连续多下重拳打倒。倒地的叶问想起了曾经跟洪师傅说过的“别跟他拼拳,切他中路。”起来的叶问改变战术,对龙卷风打来的重拳不再硬接,而是借机突入他双臂内侧,同时使用肘部(人体手臂最坚硬的部位)攻击他的肱二头肌。这里必须说说为何当初洪师傅说切中路难,而叶问却能轻易切入,并不是叶问技巧比洪师傅强很多,而是此时的龙卷风以为叶问已经剩不下多少战斗力,因此全面注重进攻忽略防守所致。可以看出这时的龙卷风出拳的幅度非常大,之前说过很多次,这种大开大合的招数特点就是威力大范围广,但缺点就是破绽也很大。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叶问才能轻易切入中路。在被多次打击肱二头肌以后,显然龙卷风手臂已经酸麻,无法使力,对于一个拳击手来说,这种情况等于在攻防两端都彻底失去了战斗力。果不其然,无力进攻的龙卷风接着就被叶问乘胜追击,双手酸软的他连防守动作都做不出来,最终要害被叶问一再击中,变成沙包。可以说,《叶问2》的BOSS战一波三折,而且设计得相当精彩,比起《叶问1》上了一个层次。《叶问2》的洪师傅与龙卷风都是战力很强的角色,甚至某些方面比叶问更强。不过,在《叶问3》里都分别出现了两人的“加强版”,就是张天志与费兰奇。叶问要面对的对手,是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