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学院名师风采李英奎

白癜风在那里能治好 http://m.39.net/pf/bdfyy/

中国武术学院名师风采

李英奎

李英奎,籍贯山东,中国共产党党员,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运动健将,国际A级裁判员,中国武术协会裁判员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科学学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委员。先后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贡献个人奖、北京体育大学科学技术成果奖、北京体育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体育大学突出贡献奖、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软件大赛一等奖、第九届全国高校多媒体教学特等奖、另外还多次获得优秀国家教练员、北京体育大学优秀教师、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

01

工作经历:

年前在体工队武术专业队训练(运动员)

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在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武术套路教研室工作

年至年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代表队教练

年至年多次担任国家集训队教练

02

教学、训练、裁判工作:

近年来,共开设硕、博士方向课,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理论,承担武术套路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太极拳等多门专业课程和武术、太极拳等多门普修课程共12门。现已独立培养硕、博士研究生71人,其中在读10人。

多次担任中国武术协会及国际武联举办的教学训练、规则讲解培训班指导教师,全国性武术比赛总裁判长,先后代表国家和学校出访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教学及训练工作,为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做出重要贡献。曾多次担任国家武术队教练,带队参加世界锦标赛、世界运动会、世界青年锦标赛、亚洲锦标赛等大型国际赛事,获得世界冠军88名,培养国际运动健将83名。

按照学院计划要求,组织武术竞赛训练理论与实践科研团队,成立武术竞赛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中心人员结构配置合理,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与科研创新水平。通过推动武术科学发化展,传承民族精神,展现传统文化,彰显修身养性、尚武崇德的文化特征,以期为教练员、运动员以及裁判员提供科学指导,为进一步促进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科建设贡献了力量。

近几年主持、参与的主要科研成果:

(1)课题项目

李英奎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从而推动武术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主持、参与的课题达10余项,其中获奖励6项,并且研究成果转化率高,应用价值显著,论文研究已被国际武术联合会转换为竞赛规则,并将成果应用于世界太极拳锦标赛的比赛评判中。目前正积极致力于武术奥运战略、弘扬武术传统文化、武术竞技标准化、动作数据平台网络化等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已获批主持相关课题并进入研究、落实阶段,是本专业项目在国内的首次创新尝试。

1.主持《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省部级单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重大课题、排序1。

2.主持《武术竞赛动作库构建与实践研究》、省部级单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重大课题、排序1。

3.《武术进校园的机制构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中国教育学会、排序2。

4.《竞技项目象征与仪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排序3。

5.《北京体育大学“太极拳”课程体系构建》、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排序3。

6.《年竞技武术太极拳规则的框架模式研究》、省部级单项、排序2。

7.《武术文化词典软件在孔子学院武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北京体育大学校级课题、排序2。

8.《竞技武术太极拳竞赛规则的框架模式研究》、省部级单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排序2。

9.《基于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幼儿武术教育探讨》、省部级单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排序2。

10.《传统武术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省部级单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排序2。

11.《太极拳推手项目研究》、省部级单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排序2。

12.《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生化监控》、省部级一般项目、教育部教学研究项目、排序2。

13.《我国优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北京体育大学校级课题、排序2。

(2)期刊论文

李英奎从“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出发,坚持武术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深入武术科研应用研究,其中公开发表论文48篇,以第一作者入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论文10余篇。从推动武术科学化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拓展健康促进手段等领域着手,已取得重要成果,并且落地使用推广,理论研究方面坚持实用价值为主导,增强人民群众对武术的认知,以期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力求以“武术梦”托起“中国梦”。

1.太极拳联合肌内效贴对大学足球运动员FAI姿势控制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CSSCI收录.通讯作者.

2.太极拳联合太极桩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平衡能力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收录.通讯作者.

3.24式太极拳典型动作对FMS测试干预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收录.通讯作者.

4.疫情后太极拳创新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中文核心.通讯作者.

5.武术产业发展研究:新机遇与新挑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中文核心.通讯作者.

6.新时代我国高校太极拳课程价值嬗变与发展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中文核心.通讯作者.

7.整体自尊、自我同情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收录.通讯作者.

8.美国太极拳组织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中文核心.第一作者.

9.太极拳在美国传播现状的社会调查[J].山东体育学院报..中文核心.第一作者.

10.武术比赛裁判员评分辅助系统设计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报.年.CSSCI收录.第一作者.

11.太极拳理论与方法的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收录.第一作者.

12.杨氏太极拳演习者髌骨外移现象及其纠正[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收录.第二作者.

13.我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成才过程时间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收录.第二作者.

14.TJSS国际武术套路规则多媒体学习训练系统的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收录.第二作者.

15.传统武术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者名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中文核心.第二作者.

16.武术文化词典软件的框架体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中文核心.第二作者.

(3)教材专著

李英奎在武术项目化发展中积极作为,为国内、国际性教学提供众多开放性教材,为武术项目国际化推广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公开出版10余部教材、专著,共计万字。

1.《中华武术通史-第四卷》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主编.

2.《中国武术国际推广教材—长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主编.

3.《太极拳推手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合著.

4.《竞技武术套路训练法-南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主编.

5.《长拳(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合著.

6.《南拳(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合著.

7.《南刀(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合著.

8.《南棍(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合著.

9.《太极拳(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合著.

10.《太极剑(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合著.

11.《剑术(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合著.

12.《刀术(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合著.

★★★

编辑

齐均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hushentong.com/wstp/6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