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师成范让中华武术在立德树人中大放异彩

01

访谈主题

让中华武术在立德树人中大放异彩

02

访谈对象

杨毅,男,重庆万州人,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武术运动员、一级武术套路裁判员,重庆三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教师。

曾随三峡歌舞剧团赴萨摩亚访问,其精湛的刀术和二人对练表演,赢得了国际友人一致好评;他从零开始组建的重庆三峡学院武术队,在重庆市大学生武术比赛中获得了13连冠。如今,武术教育不仅是重庆三峡学院体育教育的一大特色,而且也是重庆高校体育教育的一大品牌。他本人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骨干教师、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03

访谈内容

记者:杨老师,你是怎样萌发了武术兴趣的?

杨毅:这个事情说来话长,要追溯到我的童年了。我出生在重庆万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身体差,经常生病。5岁那年,父亲为了让我增强身体抵抗力,把我送到民间武术家杨德生先生那里学习武术。

我理解父亲的用心良苦,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习武机会,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去师父那里学习,无论是寒风凜冽的冬季,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季,从不放弃练习。一年后,即在我6岁那年,万县地区举行了青少年武术比赛,我作为那届赛事最小的队员代表万县市参加了集体基本功的比赛,出乎意料的是,我竟获得了少儿组第一名!就这样,我对武术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体质也越来越好了。从那以后,我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习武之人真的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多么辛苦,每天从不耽误,严格按照师父的指点去作一招一式。到了小学三年级,我又拜了黄国正、刘静、何遗富、谭伟等几位在三峡地区非常有名的民间武术家为师,学习太极和各种器械等。到了高中毕业时,我已参加了省级以上的武术比赛十余次,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家武术二级运动员称号。

我对武术的热爱可以说是如痴如醉,那时,我的人生梦想是进入武术学校学习,成为一名武术运动员或教练。年参加高考,我报考了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结果如愿被录取。经过四年的正规学习、训练后,我被分到重庆三峡学院体育系作专业体育教师,从事武术教学、训练与研究。

记者:你对武术是怎么理解的?

杨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不仅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增长智慧、团队协作、匡扶正义、保护人民等方面的作用,而且对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和为祖国争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你在学习武术中遇到了过困难吗?你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

杨毅: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一番艰难曲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我开始是跟民间武术家学习,学的是传统武术中的套路、器械和健身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娱乐身心。

当我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班上同学基本上都是专业武术队员出身,他们武术技艺基础都比我好太多了。此时,我才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正当我感到困惑之际,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作为一名习武之人,十多年的训练铸就了我骨子里不服输的精神:“今天我差,明天一定不差”,专业课上常常是老师示范两三次,别人很快就会了,我要就做二遍,三遍,甚至四、五遍,直到完全符合规范为止……

四年之后,我的专业技术毕业成绩在全班名列第二名。大学毕业时,我成为了国家一级运动员和一级裁判员、武术五段。

回想起走过的路,我深深的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者:重庆三峡学院只是体育普通师范生,你为什么要组建一支武术队并参赛?

杨毅:自古以来,三峡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培养起了勇敢坚韧的精神,孕育了三峡人很好的武术文化基因。当我来到学校时,面对的学生只是师范生,没有武术特长,但我认为他们受到了三峡文化熏陶,可以建立武术代表队,虽然从零开始学习,只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也完全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年秋天,我就倡导组建武术代表队,在学院、校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重庆三峡学院武术队很快就建立起来并开始日常训练,当年我第一次带队参加了重庆市大学生武术比赛,比赛中队员们发挥顽强拼搏不畏强手的精神,一举拿下了团体第一名。

记者:你对“立德树人”是怎么理解的?

杨毅:“德者,本也。”德对于个人和对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是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引导作为支撑。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作为高校教师,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的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放在第一位。年轻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知识掌握得太多,本事再大,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学习武术的人,如果品德不好,学到了一身功夫,去做出危害社会的事,不仅与武术精神背道而驰,而且也是非常危险的人物。

记者:在实际工作中,你是如何引导教育学生的?

杨毅:“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随时强调:“习武先习德,品德不好的人,一律不教,进了武术队的人,不遵守规矩,我就把他清理出去!”我对学生教导:“武术的宗旨是强身健体,传承文化,为国争光,在关键时刻匡扶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切不能争强斗狠,恃强凌弱,甚至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在我看来,一个真正武功高强的人,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常常以戚继光、林则徐、郑成功、刘永福等人的故事来教育学生:“他们不仅是著名的武术大家,也是忧国忧民,令人高山仰止的民族英雄”,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让学生们真正明白了学习武术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中,我对学生既关爱又严格,每一个动作我都要给他们做示范,我要求他们完成的技术动作,我首先要带头完成,让他们心悦诚服,当他们看到“老师都那么不怕苦不怕累地在做”,在当时给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而且对他们后来学习、工作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21年来,重庆三峡学院武术队的学生,不仅没有一人违规违纪,而且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大学毕业生,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人受到各级各类表彰,毕业学生中,有不少成为优秀共产党员、中小学体育教学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他们仍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

记者:重庆三峡学院连续获13届重庆市大学生武术比赛团体冠军,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杨毅:关于这个问题,我要从“好老师”这个话题谈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之大,也非常深远。从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开始,当一名好老师是我的追求,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为之努力。

武术竞赛、武术表演背后的“十年功夫”,确实是非常劳累和辛苦的,有时也是一般人难以承受和难以想象的。在艰苦的训练场合,我对学生讲起:“我们的武警战士,我们的解放军特种兵,我们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很多人比你们的年龄还小,他们训练的环境非常恶劣,他们的训练科目和难度比你们大得多,你们现在吃的苦,受的累,与他们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你们有信心进行训练吗?”

“有!保证完成任务!”在他们坚定的回答声中,又开始训练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重庆三峡学院武术队连续13届在重庆市大学生武术比赛中获得冠军。

其实,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得益于学院领导、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学生们的努力和配合,如果没有这些,是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的。

记者:你怎么理解和处理“教书”与“育人”两大关系的?

杨毅:这个问题是一个“德”与“才”的问题。“国家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蔳。”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如果一个教师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方面出了问题,是绝不能担任起立德树人之大任的。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其次,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记者:你对你的工作还有什么打算?

杨毅:我做的这点事情,比起身边的很多优秀教师还差得远,离学校领导的要求,也还差得远。不断创新武术教育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更多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品学兼优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记者:非常感谢你,杨老师!你的谈话很精彩,很也震撼,你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千千万万像你一样的普通党员,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

春潮涌大地,三峡好弄潮。我们相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杨毅和他的学生一定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让中华武术在立德树人中大放异彩!

学“四史”

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描述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文案:党委宣传部

图源:党委宣传部

校审:李新怡指导老师:张敏丁飞

责任编辑:章权

排版:谢鹏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hushentong.com/wspx/6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