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开山祖师最著名的一首词,被王国维

梅尧臣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他出身贫寒,但是酷爱读书,他的仕途之路比较坎坷,十六岁时乡试不中,后来进入官场后,却得到钱惟演的赏识和提拔,也是因为钱惟演,他结交了欧阳修等名士。后来梅尧臣在京任职,自己定了一条“不登权门”的规定,即便是对自己的好友欧阳修,他也不愿意到他家去。梅尧臣仕途的不得意,却不妨碍他在诗坛上的大名。梅尧臣少年时便能够作诗,后来诗名传天下,与苏舜钦齐名,号为“苏梅”,又和欧阳修并称,号为“欧梅”。梅尧臣的诗主张平淡含蓄,是北宋诗坛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代诗坛影响极大,被誉为是宋诗的“开山祖师”,欧阳修自认为诗比不上梅尧臣,后来陆游也评价说,欧阳修的文章,蔡襄的书法,梅尧臣的诗为“三者鼎立,各自名家”。梅尧臣诗名极高,相比较而言,词的影响力就差很多了,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梅尧臣的词流传下来的不多,《全宋词》仅收录了三首而已,然而,数量虽然不多,可是质量却并不低,尤其是下面这一首《苏幕遮·草》,深受后人赏识,被许多人誉为绝唱。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中有一段关于这首词写作背景的记载,说:“梅圣俞在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草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露堤平’云云,欧公击节赏之。”欧阳修是词坛名家,能让欧阳修“击节赏之”的作品,足见其分量。除此之外,清代的王弈清在《历代词话》中也评价这首“与六一词咏草一首同妙”,六一,是欧阳修的号,欧阳修那首咏春草的词,是《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也是咏春草的著名词作。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提及道:“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指林逋的《点绛唇·金谷年年》、梅尧臣的这首《苏幕遮·草》以及欧阳修的《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小注:窣[sū]地,窣是“拂,甩”的意思,春袍,是指穿上青色的衣服,踏上了仕途,宋代刚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宋代规制,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此处是用来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姿。上片首二句,“露堤平,烟墅杳”,写长堤上绿草带露,雾隐房屋的凄迷景象,这种若隐若现的感觉,正是因为“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的缘故,通过雨后天色转晴但烟雾尚在的景象,描摹出了浓郁的春意和勃勃的生机,点染了春草的精神面貌,同时为下文翩翩美少年的出场做铺垫。“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庾郎指的是庾信,庾信是南朝著名的文人,成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所以,词人在这里,是借指有才的少年,这位少年,穿着青色的官服,当真是志高意满、风度不凡,这少年嫩绿的春袍与草色交相辉映,十分相宜。上片中,词人通过少年的春风得意,来表现春草的盎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极有生机的雨后春草图。下片开始抒情,“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李白曾有句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汉代《招隐士》中有句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梅尧臣在这里,明显是化用了这两个名句,词人在这里似乎有倦于宦海的情绪,有一种自怨自艾的感觉。“落尽梨花春又了”,是化用了李贺“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的名句,以梨花飘落、春色归去来暗示自己仕途上的不顺。结尾两句,为我们表现了一幅凄美的暮春景象,“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日光开始黯淡下来了,暮霭沉沉中,那翠绿的春草,似乎也变得有些苍老了!诗人以凄迷的语调,突出了暮色中的春景,以春草之有情写时光之无情,大有一种苍凉凄迷的意境,这两句,也成了写春草的千古名句。咏物词,最忌在词中提及所咏之物,梅尧臣的这首词,全篇无一“草”字,只是通过环境、人物、神态来多方面描绘,却将春草写得形神兼备,无怪乎后世评价极高,的确是咏春草的绝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hushentong.com/wstp/10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