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神农尝百草,现有药工采百草。
农历五月,草药的茎叶已经成熟,不老不嫩,气味最浓,药性最好,治疗疾病的效果当然也最好。五月采药正当时,带上你的小背篓,跟着我上山采药吧~
作为一个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终于迎来了属于我们的“采药周”,可以跟着老师上山采药啦~
五月二十二号的一大早,校车就把我们全班同学拉到江苏宜兴,将我们安顿在茂花村的村委会。第一天,我们就做好了上山的一切准备,兴致勃勃地等着第二天老师带我们采药去。作为中药专业里的小喽啰,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这种形式接触中药,真的是按捺不住心里的小期待!
(月季花:活血调经,消肿散毒)
第二天又是一大早,老师带着我们驱车前往安徽宣城狮子山。我们原本以为会在陡峭山峰的山脚下停下,可是没想到,司机就在路边就把我们给放下了。下车之后环顾了一下四周,这不就是一片岩场吗?难道,那边山,很远?我还在想徒步走过去需要多久的时候,老师就带着其他同学拐进了岩石后面。赶紧跟过去一看,老师看似随意地就在地上拔了一根草,就地跟我们介绍它的外形特点、种属、入药部位和功效。一种接着一种。突然我就愣了,原来我们眼中根本不会在意的野草,在采药人眼中,都是至宝,那都是易得又好用的中药。一下子,对地上这片不知名的植物,油然而生一种敬意,那种不可思议,让我真的真的好想知道它们都姓甚名谁,都有什么作用。
可是时间不够啊,老师略微介绍了一下之后,就带着我们进了岩场,在各块大石头之间徘徊,带着同学攀上岩石,寻找那些长在石头缝儿里的中草药。很幸运,我们在这堆石头缝儿里找到了丹参、蔓生百部、明党参等药用植物。这些东西一般很难挖,在山里,因为它们根茎太长,而它又是药用部位,一定要保留,所以经常一挖就是半个小时。挖得不好,就会“卡擦”一下被断掉。采药人真是不容易,不仅需要挖药的技术,还需要采药的运气,如果碰上容易挖的药,才能事半功倍。而有的东西,又长在很峻峭的地方,想要弄到手,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况且,这还得看老天爷脸色。我们上山的那一天,是阴天,天气不冷也不热。可是前几天一直在下雨,山路湿滑。泥泞的山路让我们迈不开腿,看着那些全是泥浆的路,都不知道脚放在哪里会好一点。走着走着,鞋子就比原来的更重了,要停下来在路边找块石头把脚上的泥一层一层地刮下来,才能继续往前走。
沿着山路一直往上走,一路都是泥泞,却又一路都是期待。总是期待着在下一堆野草中能找到珍贵的药材。
我们没有走到山顶,甚至还没有到半山腰吧,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的午饭,是在一个农家的门口解决的。吃的,是我们早上塞进书包的两个馒头、一包榨菜和一个鸡蛋。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们要把午饭吃完,还要把早上采到的植物压成标本。而整整一个上午,我们只有在山脚的时候休息了小半会儿,而这所谓的休息,也就只能是压标本。
短暂休整过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往前走。老师依旧是在遍地杂草中寻找我们需要认识的一些简单药材。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往前挤,都迫切地想要知道,老师在讲的是,哪一个部位,哪一种药,这种植物又长什么样儿。老师讲完之后,大家就相互传阅这种曾经我们认为的杂草。原来,那种杂草也是有名字的。细看,有的还长得真好看。
(千金藤:根入药,清热解毒,祛风消肿)
为了保存我们的体力,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们就往回走了。
原本以为回到村委会就能好好休息了,可是并没有。回到的第一件事情,当然,是把书包放下。然后,大家就又把刚刚采的新的植物压制标本。一直忙到差不多吃晚饭。整理了一下,第一次上山,我们采了多种药用植物。采的时候很过瘾,可是没想到,会采了这么多。考虑到我们的体力和记忆力的问题,老师就没有安排我们第二天再上山,让我们好好复习,好好认药。
“原本以为”这真的是一个会让人觉得很讨厌的词。我原本以为这样就好了。可是,我们的标本,一天要换两次纸(纸用作吸水)。还要赶在我们上山之前把纸换好。我们一般八点上山,七点半吃早饭,也就是说,七点半之前,要把所有的任务都完成。换纸真的是一项艰巨而又有趣的事情。到了山里之后,我醒得比较早,每天都是跟着太阳起床的。基本上五点半就会坐在已经被我们征用作换纸的乒乓球室里了。六点,基本就会全员到齐了。人差不多齐了之后,就会开始换纸。换纸不是简单的换,我们每看到一种植物,就会一起说出它的名字,如果有错的,当场就可以纠正。我喜欢这种集体学习的氛围。如果不是都有着一种热爱,每天跟着太阳起床,这种坚持得有多难,(晚上一般都会认药认到十一点)。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如果不上山,就会在村委会里休整,其实也就是各种学习。将采到的植物,好好整理一下。
(第二次上山的时候,碰到一位奶奶,在池塘边洗刚刚采摘好的鱼腥草,奶奶用鱼腥草是洗净晒干代茶饮。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用法,有的地方,有凉拌鱼腥草,还有的会用它作为调料。)
五月采药正当时,想要跟着我们一起上山采药吗?来啊~我们一起走~
本文由我刊原创发表,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