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新派康复,传播新鲜知识和不一样的康复思路
首先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有因就有果。除了先天问题外,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正常的,腰好腿好,睡得好吃的香,没有人生下来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生下来就有肩周炎、颈椎病。可是为什么成年之后却来了这些问题呢,原因都是自己造成,在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种下了得病的“因”,在生命随后的另外一个阶段结出了病的“果”。
颈肩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坐骨神经痛等一系列颈肩腰腿痛疾病,都是日常生活劳动中不正确的运动模式和不正常的生活习惯,加之在错误的运动模式下反复过劳所引起,这就是因,而且这个“因”在生活中患者并没有发现,还在不断的播种:在漫长的生活积累中,这些身体部位的骨骼、肌肉、筋膜、椎间盘受到反复应力,量变到质变,最终在某年某月崩溃而开始出现症状,很多在早期症状并不严重,患者并不重视,或没空就医,并且生活方式、工作强度不改变,运动模式也不改变,这些“因”都不停止,使得应力反复出现,最终越来越重而引发器质性破坏,最终这个病连手术都不能很好的解决了。
那么运动模式是什么?打比方说,汽车发动机有6个缸,发动机活塞是有固定点火方式的,它们不是按照顺序1-2-3-4-5-6依次运动,而是按照预先固有的顺序,如3-4-1-6-2-5,这是发动机运转的正确模式,如果我们拿去维修,机修师傅如果把两根发活塞引线接错位置,使正常顺序错误,此时发动机仍可工作,但发动机输出功率将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故障。同类,我们的运动和动作也是有正确模式,按一定规律进行,若激活异常,身体同样会发生故障,最终导致疼痛。
发动机运动模式(人体运动类似)
运动模式这个概念很重要,我们以往任何康复和医学书籍上是没有这个名词的,近几年来这个概念开始提出。骨骼肌肉疼痛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疼痛症候群,并且有反复发作的特征,临床诊治和管理费用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了误工、减低劳动生产效率和增加经济负担等问题。我们康复工作者对于疼痛的处理,除包含药物治疗、手法、理疗外,还需要运动治疗,乍一看运动治疗似乎是矛盾的,疼痛怎么还要运动,不会越动越痛吗?运动对维持机体各系统和组织活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维持身体健康有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注重运动模式的评估,这是有全世界直接循证充分支持的。运动的好处多多,有句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我更想说“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我在诊室中遇到的因不科学的动作而产生颈肩腰膝痛的人相当多,做家务的、喜欢夜跑的,打太极的、打高尔夫、棒球的,学武术的、跳舞的,不计其数。这些人都是不正确的运动模式下长期反复训练刺激使身体某些部位出现损伤和疼痛。
如上动态图:在做下拉动作时,如果骨盆腰腹核心不收紧,在下拉时身体试图后倾借力下拉,会使腰椎出现不必要的后伸和负载应力,如果这样的训练长期进行,最终会引发腰椎后关节和椎间盘损害,并且在身体后倾时肩胛骨无法稳定,背阔肌、胸肌、肱三头肌都无法很好的用力,在下拉时势必要增加肩袖肌群的负担来试图稳定肱骨头执行下拉动作,久而久之出现肩痛。
所以在治疗时,我们还需要评估病人的运动模式,需要进行运动控制的再训练,以减少疼痛复发,使患者享受高质量生活,要学习和认知“运动失控制”和“再控制”。否则治好了,疼痛又会复发,这也是很多病人说的“治疗好了,出院一段时间又复发了”,以至于认为这种腰腿痛是治不好的,浪费钱干脆不治了,发展到后面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从古到今,人们始终认为创伤、过度使用和老化等原因,组织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病理改变。此传统概念偏重于阐述明确发生疼痛的病理解剖因素,而不是去分析造成疼痛后背的因素,甚至是探究运动缺陷如何成为诱发因子。颠覆和变革我们医务人员常年来一直以为的“肌肉骨骼疼痛传统诊治模式”,即疼痛在哪就治哪。
题外话,人们都担心食物种类和数量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担心食物中毒、高脂肪摄入等。比起